{SiteName}
首页
结膜色素痣症状
结膜色素痣描述
结膜色素痣病因
结膜色素痣病理
结膜色素痣诊断
结膜色素痣检查

海宁人注意浙江出现5例ldquo新

治疗白癜风的药物 http://pf.39.net/bdfyy/bdfal/160316/4790117.html

今年5月以来

医院陆续接到

5例蜱虫叮咬引发的

重症“新型布尼亚病毒”患者

其中1例已死亡

昨天上午

其中一位重症患者“朴哥”出院

当天下午

又一例患者入院救治

病情不轻

重症病例1瓜农朴哥

随手抠掉脚后跟的“圆形虫子”

朴哥,40多岁,浦江瓜农。昨天,他从医院感染病科出院。

感染病科主任潘红英主任医师来看他,“我感觉人迷迷糊糊,好像怕热又怕冷,不停拉肚子。手也控制不住,连手机也拿不牢。”朴哥说。

朴哥的病历上写着:重症“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导致高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夏天是我们瓜农最忙的时候,6月底,西瓜熟透要摘了,我每天去瓜地里做事:驱虫、浇水……有一天,我从田里回来,觉得不舒服,人摇摇晃晃,额头发烫,还怕冷。我以为得了感冒,最多是中暑了。”朴哥觉得生个小病很正常。

其间,他自己吃了“板蓝根颗粒”等药物,自我感觉好了一点。直到最高体温达39.5℃,医院看病,又出现腰背部酸痛、双侧膝关节及双侧踝关节酸痛和四肢乏力的症状,还伴有腹泻,一天3-4次。

医院说,这是病毒感染,但没确诊,做了抗病毒治疗后体温无明显下降,体温波动在39-40℃,仍然有腹泻。

7月初,金华市疾控中心给出报告,他的血液中“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阳性”。

朴哥想起来,不舒服之前,他在脚后跟发现一只圆形的虫子,随手抠掉了。

确诊感染病毒后,朴哥被送往医院救治,他的主治医师感染病科黄海军副主任医师说,“患者除了高热,血小板只有正常范围下限的三分之一。同时发现其舌苔、牙龈渗血,红色水样便,大便隐血,急诊查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提示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极低,凝血功能差。患者一度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测血压已跌到88/46,打寒战,还有肝功能损伤等。”

经半个多月的积极救治,朴哥最终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可以出院。

“患者送来时情况很严重,再晚一两天真难说了。”黄医师说,他感染的“新型布尼亚病毒”应该是随手抠掉的虫子带来的,“虫子根据患者的描述,是蜱虫”。

一例重症患者入院时,医生拍下蜱虫叮咬在大腿上。

重症病例2菜农肖大姐

怕风怕水以为得了狂犬病

 

肖大姐,60多岁,淳安菜农。

肖大姐是5月底医院感染病科的,来的时候,家人上网查资料,说肖大姐可能得了狂犬病,每天哭,准备操办后事了。

她的症状的确和狂犬病类似:怕风、怕水,给她喂水,肖大姐惊叫跑开,可以一两天不喝水。精神惶恐,没人陪着,她就躲在角落发抖。

另外还有发热,39℃以上,连续腹泻,肌肉震颤、酸痛。血小板进行性急剧下降,白细胞增高,伴有牙龈和消化道出血。

仔细对照症状,并不是狂犬病。

医院把她的血样送到杭州市疾控中心检测,显示“新型布尼亚病毒”阳性。“感染这种病毒,提示患者曾被蜱虫叮咬。”

肖大姐自己想不起什么时候被蜱虫咬过,医生找遍她的全身也没有发现蜱虫。

经过十几天的对症治疗,肖大姐精神状态稳定多了,“我们田间蛇虫鼠蚁有点多,实在没注意什么虫子咬我,也没有感觉。不过,我们村里好像也有几个人被蜱虫咬过,医院就没事了,我住院这么久,吓都吓死了。”

重症病例3农妇黄大姐

被咬两个月后突然发热

 

黄大姐,50多岁,淳安农妇。

6月中旬,黄大姐突然发烧,最高39.4℃,伴有怕冷、打寒战、四肢酸痛。医院检查,发现血小板下降和肝功能损伤,立即转至医院感染病科。

潘红英主任仔细询问病史,黄大姐两个月前被一只圆形的虫子咬过,“叮在腘窝(膝盖后面),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周围皮肤很红,我用牙签把它拨下来。弄的时候感觉很恶心……”黄大姐说,所以现在还记得。

医院把黄大姐的血液标本送到疾控中心化验,确诊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高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因也是“虫子”——会吸血的蜱虫。

“这位患者的病情和别的患者不同,其他患者被蜱虫叮咬后,最短在2-3天后发病,也有在1个月左右发病,平均时间是1-2周。但黄大姐两个月后才发病,还好她还记得,不然确定病因还要再花些力气。”潘主任说。

黄大姐回忆,被蜱虫叮咬时,她在家门口的小道边种菜,“平时在家里管孩子,空了种点菜。谁知道一会儿工夫就被虫子咬了。”

重症病例4农民李大哥

记不清什么时候被虫咬

 

还有一位重症病例,李大哥,40多岁,杭州北部山区农民。

他和肖大姐情况差不多,不知道什么时候被虫咬,但也被检测出“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高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症状类似,发热怕冷、血小板下降、出血。

李大哥年纪轻,治疗一周后出院。医生说病症是蜱虫叮咬引起的,“我没有印象,我们经常在山里走,不怕虫子咬。”

死亡病例

 

5月至今,医院还收治了一位“新型布尼亚病毒”死亡病例。

这位患者,60多岁,男性。医院已是多器官功能衰竭,回天乏术,医生实情相告,家属主动要求出院,几天后该男子去世。

据了解,与河南、安徽、江苏等省相比,浙江被蜱虫“咬”死的病例还属少见。

蜱虫叮咬后

出现持续高烧要警惕

 

“医院感染病科每年都会收到几例被蜱虫叮咬的患者。患者来自周边,比如淳安、衢州等多山多丘陵的地方。今年5月到现在不到3个月就有5例重症患者,比往年要多一些。”

图自人民日报微博

蜱虫叮咬,一定会成为重症病例吗?

潘红英主任说,被蜱叮咬后患者有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大多数较轻微。但蜱虫作为一种传播传染病的媒介生物,叮咬动物后,体内有多种病原体(病毒、细菌、寄生虫,特别是新型布尼亚病毒),可以通过叮咬吸血使人患病。

“如果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就要警惕是不是‘新型布尼亚病毒’,医院就诊。感染这种病毒,病死率较高,有6%-30%。如果及时发现,早期治疗,多数患者可以痊愈。”

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的患者,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长达10天以上,伴乏力、厌食、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感染该病毒后还可出现胃肠道症状、肌痛、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

重症患者有出血倾向,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牙龈出血、球结膜出血等,可能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像一颗“黑痣”嵌在皮肤里!

 

其实,在咱们海宁也出现过蜱虫。前段时间,家住海宁市区的小顾给自家狗狗梳毛,突然发现狗狗的皮肤上面有块黑黑的东西,像一颗黑痣,小顾本来想着用手掸掸掉,结果弄来弄去弄不掉,仔细一看,吓了一跳,虫子的一半身体已经嵌进了狗狗的皮肤里!

小顾担心出事,立刻把狗狗送去医院,医生一看,是蜱虫,幸好没有自己拔掉!

小顾把这事在群里头说了一下之后,很多养狗的朋友都说,最近这段时间自家狗狗也被咬过!还有的主人因为不知道是蜱虫,直接动手拔蜱虫,结果虫子的一半身子留在了体内,医院!

海宁人这些地方要注意!

大潮君医院了解过情况,目前海宁还没有人被蜱虫叮咬的病例发生。

但是看到有这么多狗狗被蜱虫叮咬的情况发生,说明海宁还是有这种虫子出没的,大家一定要注意预防。

在海宁一些空旷的广场或者周围花草树木很多的地方,蜱虫都有可能出没,比如说河畔公园,小区绿化带等等。尤其傍晚,大家吃完晚饭,外出散步、运动的时间,有些人不注意,把过多的皮肤暴露在外面,就很有可能中招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蜱虫对动物和人的体味比较敏感,在草地游玩的人群尤其是儿童容易成为“目标”。

所以,大伙儿在野外活动时,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长时间坐卧。如要进入此类地区,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勿把皮肤暴露在外,穿长袖衣服,不要穿凉鞋。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虫子

竟然这么危险!

大伙儿平常千万要当心了!

也请大家动动手指

把这个提醒扩散给更多的人

觉得大潮君提醒有用的竖

部分内容来源:都市快报

天气预报

海宁市气象局年7月25日发布的天气预报:今天到明天多云,每天午后局部阴有阵雨或雷雨。偏南风3-4级。预计后天:晴到多云,午后局部阴有阵雨或雷雨。

今天白天最高气温:35~36℃。

明天早晨最低气温:26~27℃。

今天最高地面温度:49~51℃。

受副热带高压边缘影响,预计我市今天最高气温可达35~36℃,希各有关方面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潮汛

7月25日(农历六月十三)盐官“一线潮”日潮10:30,夜潮22:30。

7月26日(农历六月十四)盐官“一线潮”日潮11:10,夜潮23:10。

每月大潮:农历初一至初六、十五至二十。

大潮君碎碎念:潮水虽然好看,但不温柔。小伙伴们一定要注意观潮安全,留意现场告示牌,听从劝导,远离潮水可能漫堤的凶险位置哦~

回复关键词“潮汛”自主获取每日潮汛

观潮请提前40分钟候潮

详情咨询-

或登录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mosesuzhijm.com/jmsszbl/12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