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潜伏期,通俗的讲,就是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到人体出现临床表现的这段时间。这对确定高危人群的隔离时间至关重要。今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之所以传染性特别强,就是因为这个疾病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相当一大批患者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有相当多的人只是低烧一次,很快就退烧了,也没有其他的临床表现;甚至有很多人任何症状都没有,只是周围有人发病了,自己去做检查,才发现也中招了。这就导致了这个疾病的潜伏期比较难于准确界定。潜伏期的界定,是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一线数据的采集。在实际过程中,患者有时是很难准确的判断一些症状是否跟新冠肺炎有关,例如偶发的胸闷,偶尔一下的咳嗽,是不是一定跟新冠肺炎相关呢?因此不管多高级别的文章,依靠流调资料认定潜伏期的长短都仅供参考。应该还要深入研究病毒的病理生理过程,研究病毒入侵的生活史过程,以及出现肺部影像学改变的时间。对于高危人群的隔离时间,目前国家制定的两周是有必要的,也是合适的。建议解除隔离前在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的基础上,还是安排一下CT检查,而不是单纯地根据临床症状。
2.关于新冠肺炎的传染源传染源的定义是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请注意,是能排出病原的人。衣服鞋底上沾染了病毒的人是不是传染源?答案:不是传染源!可能会有非常小概率的传染性,但这个人绝不是传染源!还有一种情况,一个人,今天无保护的接触了新冠肺炎的患者,TA需要被隔离,但TA会马上成为传染源吗,短时间内跟这个人的又发生了接触的人也需要马上被隔离吗?答案是不需要,病毒侵入机体,要经过一个过程,在人体细胞内经历一个增殖的过程,再排出人体外,而且是需要成一定规模的排出人体,例如呼出或咳出,这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对高危人群我们要有足够的警惕,但不需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其实做好自己的防护就好了。说到防护,最重要的是切断传播途径。
3.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官方的指南上提到的传播途径很多种,最主要的还是空气飞沫传播。对于接触传播,这个概念太大了,公众很容易把它放大和误解。传染病的接触传播分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直接接触传播方式最经典是性病的传播,其实严格抠定义的话,空气飞沫传播也是一种直接接触传播。而间接接触传播指间接接触了被污染的物品所造成的传播。例如一个新冠病毒肺炎患者咳嗽,飞沫带着新冠病毒喷到了门把手上,另外一个人手摸了把手之后,又摸了自己的口鼻,这就有可能感染新冠病毒。但值得注意的是,新冠病毒不是埃博拉病毒,它不会直接透过皮肤感染人,还是要经过呼吸道或者可能有消化道。说到消化道途径传染,就不得不提我的好兄弟,我的战友,抗击新冠肺炎最前沿最一线的斗士,段全炉博士。早在一个月之前,1月15号的早上,医院打电话给我,说他发现很多病人有腹泻的症状,做了咽拭核酸检测是阴性,而肛门拭子强阳性,要我一定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