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HUA
#海华健康大讲堂#
“我昨天洗澡的时候摸到背上有个疙瘩,是不是癌啊?”
“手臂上有一块黑色的大的包块,会不会癌变啊?”
医生每天都会面对这些针对浅表肿块的疑问,由此可见,大家对这类疾病的认识普遍不足。6月28日下午,医院外科医院负一楼会议室成功开展了主题为《浅表肿块的诊断与处理》健康科普讲座,共六十多位来自江桥及周边地区社区居民们参加。
////
周立新
年进入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高师班学习,年师从两名教授,研究外科危重病救治和监护、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治和监护。曾任医院普外科教研室主任,能熟练掌握普外科各种常见病的诊断及治疗,尤其对各种类型大肠癌早期作出正确诊断,并推广使用大肠癌规范化诊疗方案,包括术中化疗及目前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使经治的胃肠道癌肿患者获得较高的五年生存率,其中部分病人已存活超过10年。
出诊时间:每周一、周三8:00-11::30-17:00
出诊地点:医院门诊
讲座中他介绍道,遇到这样的情况先不要着急慌张,发现浅表肿块,基本上属于良性肿瘤,治疗效果很好,大多可以完全治愈。不过也不要大意,需要引起重视,早发现早治疗。
浅表肿块是指在皮肤和皮下组织肿块。“皮肤肿块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如有面积增大、颜色加深;四周出现针尖状色素斑点或脱痂现象;局部有破溃或出血、疼痛或瘙痒感;易受摩擦部位等情况,再需要考虑手术。”周主任介绍道,由于肿块经常不伴有疼痛等不适,很多人很容易忽略,因此而耽误治疗时机。
讲座现场,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各种皮肤肿块及皮下组织肿块的分类,并配有照片让居民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不同类型的浅表肿块,并就不同肿块的不同治疗手段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他表示,虽然浅表肿块有的早期是良性,但时间长后会发生恶变成为恶性肿瘤,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也有些浅表肿瘤一长出来就是恶性的,早期治疗效果较好。但往往很多患者,特别是一些老年人经常是一拖再拖,以为小包块没事,医院时已经很大而无法进行简单手术治疗,或者合并有感染、广泛转移根本就不能手术切除了。
周主任精彩的讲座迎来了阵阵掌声,而他讲座过后的答疑解惑更是受到居民们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点头以称赞,表示这趟讲座没白来听!
每月一次的海华健康大讲堂,集结了我院优质的专家资源,致力于为更多社区居民提供有趣、有用、有专业的健康知识,提升大家的卫生健康意识,与居民同行,为构建健康社区而不断努力!
HAIHUA
##
#浅表肿瘤的分类#
#浅表肿瘤分为良性浅表肿瘤和恶性浅表肿瘤,具体分类如下:
#良性浅表肿瘤:良性浅表肿瘤包括囊肿性肿瘤(表皮样囊肿、皮脂腺囊肿、皮样囊肿、腱鞘或滑液囊肿),单发及多发性脂肪瘤,皮肤血管瘤,纤维瘤,各种痣,神经纤维瘤,皮赘,瘢痕,淋巴管瘤等。其占浅表肿瘤的绝大多数。
#恶性浅表肿瘤:恶性浅表肿瘤有恶性黑色素瘤,皮肤癌(包括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浅表转移性肿瘤,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软组织肉瘤等。它们只占浅表肿瘤的少数。
#良、恶性浅表肿瘤的区别#
#良性浅表肿瘤是指生长在人体皮肤表面或者皮肤下面很容易摸到的表浅肿块,呈膨胀性生长,生长比较缓慢,不会侵犯邻近的正常组织,一般不会恶变,很少复发,对身体影响小。
#良性肿瘤肿块表面有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生长有一定的“自限性”,用手触摸可推动,手术时容易切除干净,摘除后不会出现转移,也就是说不会跑到其他部位去,很少有复发。
#良性肿瘤不转移,属于“钉子户”,所以只要手术切除肿瘤本身,基本就算治好了。
#哪些痣容易恶变?#
#外观不典型的痣可能变恶性,如很黑的痣、色素不平均、边缘不平整或者不规则、界限不明、左右不对称、直径大于5毫米。
长在甲沟与指甲、肢端、口腔黏膜、结膜、阴道、包皮的痣比其他地方的痣变恶性黑色素瘤的机会较大。
此外,常见的比如强烈的紫外线照射或者受到了一些放射线的辐射、反复受压或摩擦、反复外伤或化学刺激都可能诱发其恶变。
版权声明
文字拍摄丨事业发展部
配图丨网络
资料校审丨门诊部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