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结膜色素痣症状
结膜色素痣描述
结膜色素痣病因
结膜色素痣病理
结膜色素痣诊断
结膜色素痣检查

医生,我脸上长的是什么斑

“轻食沙拉健身房,补水美妆防晒霜”,为了保持都市丽人的精致,女士们下足工夫。坚持自制能带来健美的身材,优雅的气质,但色斑犹如阳光背面的阴影,任性且顽固。物理方式无法完全掩盖面部的“瑕疵”,越长越多的色斑更为追求完美的人们造成无形的心理压力。

越来越多医院皮肤科咨询面部色斑问题。医学上,不同色斑对应不同疾病。治疗方法因病而异。我们该如何区分常见的面部色斑呢?

01黄褐斑

多见于女性,其中90%以上患者为女性。常见于面部。表现为对称、不规则的淡褐色到深褐色或灰褐色色素沉着斑(图1)。斑片形状不一,或圆形,或条形,或蝴蝶形。此外还可见于前臂伸侧、胸部中上部。一般不累及眼睑和口腔粘膜。皮疹无炎症表现,无鳞屑,无痛痒。

图1,黄褐斑

02太田痣

多数太田痣患者出生时即有眼部损害。皮疹一般发生于单侧面部,特别是眶周、颞部、鼻部、前额和颧部。约数厘米大小的色素斑可为灰蓝色、青灰色、灰褐色、黑色或紫色,斑片着色不均,呈斑点状或网状,界限不清楚。(图2)斑中偶有结节。约2/3的患者同侧巩膜有蓝染或褐色斑点,有时睑结膜、角膜也有色素斑。少数患者口腔和鼻粘膜也有类似损害。5%~10%的病例为双侧性。

图2,太田痣。左:眶周太田痣,巩膜黑褐色斑。

03

颧部褐青色痣

又名“获得性太田痣”或“Hori痣”。多见于亚洲女性,常于40-50岁发病。好发于颧骨、颞部。(图3)也可累及上眼睑、鼻根、鼻翼。皮疹为圆形、椭圆形或不正形,边界比较清楚的粟粒至黄豆大小,孤立不融合的灰褐色、灰黑色或黑褐色斑点,平均10~20个,绝大多数双侧对称。眼睛和黏膜正常。

图3,颧部褐青色痣

04

雀斑

多于3~5岁出现,女性居多。常见于面部,尤其是鼻和两颊部;也可见于手背、颈、肩部。不累及非暴露部位和黏膜。皮疹表现为针头至米粒大,淡褐色到黑褐色点状斑,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不一,数目不定,孤立而不融合;无黑点。(图4)有家族史。夏季明显,冬季变淡或消失。

图4,雀斑

05

雀斑样痣

又名“黑子”。本病十分常见,为皮肤或黏膜上颜色一致的褐色或黑褐色斑点,米粒至豌豆大,直径不超过5mm,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或轻微脱屑,互不融合。(图5)日晒后颜色不加深。皮肤黏膜交界处或眼结膜均可发生。

雀斑样痣既可作为一种独立疾病,也可以是某些遗传性综合征的特点之一,例如面中部黑子病,P-J综合征。

图5,背部雀斑样痣

06

咖啡斑

可见于掌跖以外的其他任何部位,尤其是面部与躯干部。为散在分布,界限清楚,形状、数目不一,大小在数毫米至20cm甚至更大的淡褐色斑。(图6)有时并发于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

图6,咖啡斑

07

炎症后色素沉着

现病史或既往病史有炎症发生,包括红斑、脱屑、瘙痒、灼热感。因为炎症可以发生于任何部位,包括皮肤表面、黏膜、指甲,而炎症后色素沉着往往局限于炎症部位,同样见于全身任何部位,且色斑的分布经常对原发皮疹有提示线索。(图7)炎症后色素沉着数月内可自行消退。

图7,痤疮及色素沉着

另外,我们还需排除系统性疾病、药物等因素引起的色素沉着。

多数色素增多性疾病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但诊断需要科学依据。正确诊断的基础上才能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切勿因爱美而一时冲动上当受骗。

周琼艳医生简介

沈霁阳医师简介:

医学硕士,毕业于浙江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硕连读)。现为宁波医院住院医师,擅长炎症性皮肤病的诊治及皮肤外科。目前发表SCI三篇。

门诊:每周一、三、五全天

相关链接:

宁波医院皮肤科介绍

宁波皮肤

编辑:王慧、陈宁刚

投稿邮箱:nbpf

.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mosesuzhijm.com/jmsszjc/67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