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上的蓝色小字“眼科资讯” 如果是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球结膜瓣,用10-0尼龙线间断或连续褥式缝合伤口(图21)。
图21
图22
如果是以穹隆部为基底的球结膜瓣,于球结膜切口的两端角巩膜处各缝一针(图22)。
为防止术后早期伤口的渗漏,可予球结膜切口边缘作平行于角巩膜缘的间断缝合,使球结膜伤口边缘与周边部角膜密切接触(图23)。
图23
图24
9.恢复前房 缝合球结膜伤口后,经角膜穿刺处向前房内注入平衡盐水,以便恢复前房和了解结膜伤口渗漏情况。如果发现渗漏,应加缝线。
术中注意事项
1.小梁切除与眼压控制。小梁切除最大的优点是其技术容易改进,小梁切除的大小可以由医生控制,以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
2.切除组织大小与房水外引流有直接关系。切除组织大,不易受虹膜、睫状突血块阻塞,巩膜内板层保留组织与外板层重叠少,房水引流通畅。切除组织小,则反之。所以有人推荐采用环钻术钻取巩膜内板层。从多年实践来看,环钻很难在直视下完成,切下组织大小恒定,不能根据病情改进方法,远期降压效果不如小梁切除,故目前多不采用。
3.术中小梁切除口房水外漏过多,前房难于形成,可在局部前房角内注射少许透明质酸钠,恢复前房,预防虹膜前粘连。前房内保留分散性黏弹剂有利于维持术后前房。
4.手术部位选在鼻上为好,留出颞侧供以后二次手术和白内障手术选用。
5.在角膜缘切开结膜时要注意尽量保留结膜下组织,有利于缝合。
6.巩膜表层烧灼止血不能太重,以免术后瘢痕增生,增大房水排出阻力。
7.巩膜瓣边缘可厚些,有利于缝合,最好不用有齿镊夹持巩膜瓣,以免撕裂。
8.虹膜瓣下的出血点应当彻底止血,防止术后出血流入前房。
9.虹膜切除应大于小梁切除宽度,防止根部虹膜嵌顿于小梁切除口内。
10.一旦完成虹蟆周边切除,禁将任何器械自切口伸入前房,防止损伤晶状体悬韧带。
11.巩膜瓣薄厚与术后眼压控制有明显关系。厚度为全巩膜1/3的薄瓣,保护作用较弱,房水排出阻力小,引流通畅。而>1/2的厚巩膜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但房水排出的阻力较大(图8.7.2-24,8.7.2-25)。
术后处理
1.控制炎症术眼滴可的松和抗生素眼液(图8.7.2-26A~C)。
2.预防感染口服地塞米松0.75mg,3/d,共3~5d。根据术眼前房反应轻重程度,给予结膜下抗生素和激素。
3.托品酰胺滴眼使睫状肌处于麻痹状态,拉紧晶状体悬韧带隔;减少炎性液渗出;预防虹膜后粘连。
4.对于具有滤过泡失败因素的患者,如年龄小于40岁、人工晶体或无晶状体者、以前的滤过手术失败者、活动性葡萄膜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穿通性角膜移植术者,以及接受过巩膜环扎术的患者,可于术后1~2天给予氟尿嘧啶球结膜下注射。注射部位应有滤过泡对侧,不要位于滤过泡附近。一般每日注射一次,每次5mg,持续一周。以后隔日一次,持续一周。
5.每日或隔日测定眼压,术后2周内眼压波动在5~15mmHg(0.67~2.0kPa)为好。
6.每日行裂隙灯检查,重点注意以下几点①前房深度:术后1~5d前方浅属正常,以后前房逐渐加深;②结膜滤泡大小:术后早期滤泡较为弥散,扁平,以后渐渐局限于巩膜瓣表面。泡大小与前房深度常有密切关系,前房浅时往往滤泡较大;③前房内反应:多数术后反应轻微,房水蛋白和细胞可在数日内完全吸收。长期高眼压下或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房水反应稍重,少数可有纤维蛋白渗出,虹膜后粘连。
7.术后7~10d拆除结膜缝线。
8.如果前房形成,眼内反应轻微,视力部分恢复,眼压在15mmHg(2.0kPa)以下,可计划安排出院。
9.如果术后连续2d眼压仍高于3.3kPa(25mmHg),可以行前房镜检查,观察内切口有无阻塞,房角有无积血和色素。查找高眼压的原因,若为内口处血块阻塞或缝线过紧,房水外流不畅,可用示指经下睑压迫眼球下部,增加眼压促进血块排出;若为虹膜根部阻塞内切口,可先缩瞳,然后用棉签压迫巩膜瓣处,致使虹膜根部脱离内切口。通常于手指加压后,滤过增大,眼压下降。持续而过度加压眼球,产生前房变浅、缝线松脱、结膜和巩膜裂开、前房出血等,应当避免。指压降压应为间歇性,可重复多次。但病人在家中采用指压法尤为慎重。
指压眼球是眼外滤过术后重要的辅助治疗,可促使房水经角巩膜切口处外渗,形成一个有功能的滤过泡。如果眼压超过12mmHg,前房已经形成,就可以开始指压眼球,每日2~3次。开始时应由医师在裂隙灯下进行。指压部位应位于滤过泡的对侧,例如滤过泡位于上方时,应将指头放于下睑,向眼球中心加压,持续10秒钟,松开5分钟,连续3~5分钟(图24)注意不能过度指压眼球,防止前房消失、前房出血和伤口裂开。
10.一般不使用房水抑制剂,以免减少滤过,对双眼先后手术的病人,可先做眼压高的眼。
11.戴眼罩或眼镜,防止眼外伤。
12.术后1个月房角镜检查。
Eye_health,分享健康资讯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