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
医生,我鼻子不舒服,好痒,流鼻水又打喷嚏,为什么我每次感冒好久啊?
小明
而且最近也没有突然降温,可是还是鼻子不舒服。
小明
医生医生你快给我看看吧!!我是不是身体出了大问题!
别着急,你这可能是过敏引起的。
医生
小明
啊??为什么我会过敏?!
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变以及人类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我们接触的致敏物质越来越多,导致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日趋增加[1]。
过敏反应又称为变态反应性疾病,是指身体通过各种方式接触某种物质后引起各种各样的功能障碍或组织损伤的一类疾病[1]。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结膜炎等。
但是问题来了,为什么偏偏是“小明”发生了过敏,“小明”自身有什么特点从而喜得过敏之神的眷顾?下面从内因和外因两各个方面给大家总结一下导致过敏性疾病的病因,让大家日常生活中结合自身情况采取相应的避免措施。
内在病因
遗传因素
首先过敏性疾病可能与遗传有关,并且占据主要地位[1][2]。如果我们父母双方都没有患过过敏,那么子女发生过敏的概率也比较小。但如果我们父母都患过过敏性疾病,子女发生过敏的概率会在70%左右,而如果父母只有一方患过过敏,子女发生过敏的概率在50%左右。所以对于有过敏性疾病家族病史的患者应该在接触以下外在“驱动”因素时应更加注意。外在病因1
过敏原
当人体吸入或食入过敏原时,过敏原会刺激身体产生抗体或致敏的大分子物质从而导致身体伴随过敏症状。
特别对于曾经有过过敏症状的人群来说,过敏原是一颗“不定时炸弹”,一旦机体的免疫反应遇到合适的机会时,他们就会使我们身体过敏导致再次发生临床症状[3]。可引起人类过敏的抗原,总结分为以下三大类:
1.吸入性过敏原
飘散在室内外的空气中,由呼吸道吸入后引起致敏,包括花粉、尘螨、真菌、某些宠物的皮毛屑,甚至各种昆虫的鳞毛、碎屑等[1][2]。每种吸入性过敏原的特点如下:
(1)花粉[4]:体积小、重量轻,播散范围广,有明确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如北方地区夏秋季的蒿属花粉、豚草花粉可以引起过敏性鼻结膜炎、皮肤过敏甚至过敏性哮喘。研究表明,寄生虫感染能抑制花粉过敏[8]。
(2)尘螨[4][5]:尘螨喜欢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人的皮肤脱屑和粮尘是尘螨的理想食料,所以在室内尘土、褥尘和粮尘中常常有尘螨大量滋生。一些哮喘儿童既对尘螨过敏,又对别的过敏原过敏,提高了哮喘防治难度。针对尘螨过敏哮喘儿童的家长,要实施全方位过敏原知识普及,实施家庭环境综合控制干预对策,以减少哮喘儿童暴露在尘螨过敏原中的机率。
(3)真菌[1]:真菌易在温暖潮湿的地区和地下室、仓库等地方繁殖。
(4)某些宠物如狗、猫的皮毛屑[3]可以诱发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结膜炎等。家养宠物是吸入性过敏原的最主要来源。动物过敏原的致敏性很强,特别是猫皮屑,只需短暂的或无意识的暴露即可诱发明显的过敏症状。需要注意的是,并非密切接触猫毛过敏原是产生过敏的唯一途径,即使是通过致敏人群的间接接触或仅仅是偶有经过过敏原存在的空间,都会使过敏患儿持久存在过敏抗体。
(5)空气中较常见的过敏原还包括[1]香烟烟雾,蟑螂的排泄物,昆虫鳞片、毫毛、棉絮、羽毛,毒液[7]等。
2.食入过敏原
严格地讲,除了葡萄糖和氯化钠以外,任何食物都可能成为过敏原,引起过敏的食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①鱼、虾、蟹、蛤等海产或水产品;对虾、蟹过敏的人,在外就餐吃海鲜馄饨、海鲜粥、上汤蔬菜时,一定要了解食材的原料中是否含有已知的过敏食物成分[4]。
②牛奶、鸡蛋、肉类等;一岁前食入花生有助于预防花生过敏;早期食用鸡蛋可以防止鸡蛋过敏,但首先食入煮熟的鸡蛋可能是最安全的方法[4]。对牛奶过敏的人,别忘了一些面包和蛋糕中往往含有牛奶成分,购买和食用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3]。
除此以外还有蘑菇、米醋、啤酒等富含真菌食物;豆类、花生、芝麻、等;西红柿、桃子、菠萝、等生食以及罕见特殊食物,如炸蚂蚱、蚕蝇等还有酒类芥末、胡椒等刺激性食品[1]。
对于确定过敏原的人来说,大部分是食入越多,过敏反应程度就越重。所以食物过敏的人要特别注意避免接触“食物过敏原”。
3.药物过敏
有些药物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如血清制剂、青霉素、磺胺药、阿司匹林和普鲁卡因等,一般说来[1]:
(1)有机药物比无机药物容易引起过敏,尤其是蛋白类药物。
(2)无机药物中的重金属盐、碘化物等也较易引起过敏反应。
(3)人工合成药物比天然药物更容易引起过敏。
用药方法与药物过敏的发生有很大关系,局部用药、皮下或肌肉注射、静脉滴注易引起过敏反应[1]。其中静脉给药引起过敏也比较普遍[1][4]。外在病因2
非特异性因素
近代人类急剧变化的环境,几乎有半数病人,皮损病变的发生及加重与某些物理、化学因素有关[1]。
1.物理因素:如寒冷、热、压力、日光照射、运动等为常见物理因素。多数人认为上列物理因素可以直接作用于皮肤、呼吸道粘膜等病变部位引起发病,也有人认为是通过神经反射起作用。
2.化学因素[1][11]:日常生活中容易诱发多化学因素过敏症。
(1)食物中的化学变应原:主要有食品添加剂、防腐剂、调味剂、食用色素等,如酒石黄、水杨酸盐、味精(单谷氨酸钠)、亚硫酸盐、杀虫剂、除草剂、抗霉剂,食物的包装物如塑料等。
(2)空气中的化学变应原:煤气、煤炭燃烧产生的CO、CO2、SO2等;油漆、涂料、装修材料等挥发的甲醛和苯等化合物可以诱发呼吸道的过敏。
3.其他因素:精神刺激[9][10]、过度疲劳、感染、气候变化、内分泌变化、营养失调等均可引起过敏性疾病的发生[1]。
临床诊断中发现一些学生在考试前紧张复习、下岗职工精神焦虑抑郁[9]均可引起荨麻疹发作。月经、妊娠等内分泌改变也可发生哮喘。
结语
预防过敏原是过敏性疾病治疗的关键
找到并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预防过敏性疾病发作的重要方法。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有尘螨、花粉、真菌、宠物皮毛屑等[3]。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于常见食物的过敏如牛奶,可以试用羊奶或豆奶等代替[1]。由于致敏因素较为复杂,很多过敏因素难以避免,如花粉、尘螨和真菌等大量存在于室内外空气中,医院采取特异性免疫治疗(脱敏治疗),这个方法兼有预防与治疗双重意义[1]。
总之,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和多种因素有关,除了遗传因素不可控制外,其他因素我们都可以选择尽量避免,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给大家日常生活中在规避过敏原时有一定帮助。规避过敏原是过敏性疾病治疗的关键,对于过敏性患者,如果找出过敏原加以防避,可使减轻病情甚至可以不药自愈。
参考文献:[1]刘瑞玲.过敏性疾病的病因和预防[J].中国临床医生,(09):4-5.[2]李薏.过敏是否遗传[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08):43.[3]向莉.有些过敏原会“隐形”[N].中国医药报,-07-04().[4]杨林,祝戎飞.过敏性疾病研究新进展[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13(05):-.[5]陈佳,刘丹.尘螨过敏哮喘患儿家长家庭环境控制状况调查[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2(04):94-96.[6]遗传因素对药物过敏反应的影响[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11):3.[7]G.J.Sturm,E.‐M.etal.EAACIguidelinesonallergenimmunotherapy:Hymenopteravenomallergy[J].Allergy,,73(4).[8]李平.花粉过敏症增多的原因[J].国外医学情报,(02):5+8.[9]过敏会导致孩子忧郁和焦虑[J].基础医学与临床,(01)_86.[10]陈春晖,刘芳,刘敏.过敏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06)_-.[11]寺田良一,程鹏立.多化学物质过敏症的社会学分析[J].学海,(01)_58-63.看前瞻听会议
长按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