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下午,《医生说》节目邀请医院黑色素瘤及肿瘤综合治疗内科主任张维真做客直播间,和您聊聊不起眼的“坏痣”。
每个人身上
或多或少总有这么几颗痣
一些“长相怪异”的痣
可能会“变身”成“瘤”
一:究竟哪些“痣”是我们的重点观测对象呢?哪些“痣”会变成“坏痣”呢?
什么是痣?痣又称色素痣,为人类最常见的良性皮肤肿瘤,按照其在皮肤分布位置的深浅分为:交界痣、混合痣和皮内痣。
交界痣多分布在表皮真皮交界处,在婴幼儿或儿童期出现较多。发生于手掌、足底、胡须区、指甲及外生殖器等易摩擦部位的交界痣有潜在的恶变可能,需要尤其注意。
混合痣稍高于皮面,有的有毛发穿出,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皮内痣多在真皮层,表面光滑、界限清楚,径多在1.0cm内,呈淡褐、深褐或墨黑色,平坦或隆起,可能会有一根或几根毛发生长。
痣有先天性的,也有后天形成的,人身体上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良性痣,其中交界痣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发生恶性病变为“黑色素瘤”。
(网络图)
二、如何早期发现?
可以通过“ABCDE”原则进行初步辨别。
A,即Asymmetry,是说黑色素瘤通常是不对称的。
B,即Border,是说黑色素瘤的边界通常是不规整的,会出现边界不齐的情况。
C,即Color,是指黑色素瘤的病变颜色不均一,通常有深有浅。
D,即Diameter,是指直径,良性的痣一般直径较小,如果色素痣的直径超过6mm,就要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