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时间久了,很多事都可能见到。举例来说,相信不少人有听过一个说法——脚底长痣,一定要切除。要问为什么,那就是脚底的痣容易恶变,或者说,容易痣摩擦后容易恶变。言下之意,就是脚底的痣容易恶变为黑色素瘤,必须要提前切除预防。
那么,这个说法是真是假?
简单回答这个问题的话,那就是这说法不靠谱,不建议盲目切痣。
要详细回答的话,就得展开讨论。如果有兴趣,就接着往下看。
1.痣的恶变风险总体很小
网上信息看多了之后,我们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就是夸大坏事发生的概率,比如过分担心痣会恶变。
普通的痣几乎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的,在人群中的发生率将近%。
而恶变后的黑色素瘤,在人群中的发生率就小得多,不是1%,不是0.01%,也不是0.%,而是0.%,也就是平均万人当中只有9个人会得黑色素瘤。这个数据来自于国家肿瘤质控中心黑色素瘤质控专家委员会近期发布的学术著作《中国黑色素瘤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版)》。
从数据上就能很直观的看到,痣的恶变风险总体很小。万分之9的概率,几乎堪比赢得彩票的头奖,或者成为世界冠军或奥运会金牌得主,又或者短时间内经历两次车祸。
2.摩擦不见得是痣的恶变危险因素
再一个误区是,我们不少人把日常的摩擦看得太重了,甚至以为这是一个健康常识。其实,摩擦不见得会加速痣的恶变。
之所以这样说,是有很多证据的:
迄今为止,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认定机械摩擦会引起恶变或者加速恶变;
痣恶变的主流危险因素并不包括机械摩擦;
也没有观察到脚底的痣比其他部位的痣更容易恶变;
其他皮肤部位的痣同样也都会有摩擦,比如手、脸、头皮,平时用手、洗脸、梳头的时候,也都难免会有频繁的摩擦。
3.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