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家”嘴里,娃动不动就“疳积”了,除了最常见的“不爱吃饭”,还有“相面”式看法:
……这说法,倒不能说“完全是谣言”,只不过生活中传播开的往往都是谣言,真正的疾病却没人知道。
1
谣言部分
什么是眼白?医学上称为“巩膜”
眼球三个部分医学名称
其实巩膜/眼白,只是眼球外侧薄薄的一层组织,眼球内部还有丰富的血管等结构
巩膜本身是乳白色或者淡黄色的,但是,成年人的巩膜厚度是在1毫米以上,
而婴儿的巩膜厚度,明显小于0.5毫米,很薄,能够透出巩膜内部,血管网络/葡萄膜的青紫色,和外侧的白色“混合”,整体外观就容易呈现青色,或者蓝色
眼球里其实密密麻麻都是血管
所以孩子并不是什么“发疳”,相反眼睛如果一点蓝色的光泽都没有,反而要考虑是不是色素沉积太厉害……
啊对了,“人家说”不但眼睛蓝是“疳积”,眼睛不蓝/有黑点也是,这就叫“正反两路全占,立于不败之地”吧,孩子无论怎么样都逃脱不了“有病”
其实眼白有“黑点”的原因,和眼睛“发蓝”可以算正好相反,常见原因有三种:
巩膜痣,结膜痣,和结膜色素沉着
……别看上图看起来很可怕,其实这是放大的照片,现实中看起来也就小黑点,
图片看起来是褐色,那也主要是眼科检查灯光照射造成的偏色。
有一些统计数据发现,超过50%的人群都有大小不一的巩膜痣,它只是普通的色素沉着,从儿童时期就可能出现;绝大部分无需治疗。
而结膜痣,甚至有很多是先天性的,出生时就有,长大后出现的更是常见;绝大部分无需治疗(部分面积较大,影响外貌的结膜痣,可以手术去除)
而结膜色素沉着,则面积往往较大,可能会掩盖孩子“正常的眼白发青”,
这是一种,黄种人和黑种人特有的黑素沉着,年纪大了往往更明显,所谓“人老珠黄”
你可以理解为不同人种皮肤颜色不同,道理一样的;绝大部分无需治疗。
——当然,在母婴店说辞里,那是必然一定肯定的有毛病
2
真相部分
为什么老人家会有“眼白发蓝有疳积”说法流传?
其实婴儿眼白如果发蓝很强烈,这可能是一种,影响很深远,后果很严重,中国儿童发病率很高,的疾病的症状,而过去人们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就把它视为“疳积”。
这个病,就是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贮存铁缺乏,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的一种疾病,它发展比较慢,毕竟铁元素是逐渐逐渐消耗的,
所以在病情早期,症状不明显,比较难以发现,
而明显缺铁期或严重缺铁期,则检查往往发现中重度贫血。
而蓝巩膜,往往可以在孩子缺铁初期,尚未出现贫血时,即可出现,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预警。
这一判断方法已经被全世界医生所采用,其原因,目前主流观点认为,铁元素是胶原组织连接的辅助因子,铁缺乏会干扰结缔组织结合,导致巩膜变薄,使得下方的葡萄膜更容易被观察到,“蓝巩膜”症状明显。
3
但是……
孩子有没有“蓝巩膜”症状,不是由“人家说”来决定的
前面说了,孩子本来就有“正常的蓝眼白”,所以哪个人蹦出来一句“我看你家孩子眼睛这么蓝,肯定有问题”
然后家长忍不住左看右看,越看越觉得“真的好蓝诶,人家的孩子都不会”
Nononono……这一般只是爸妈神经过敏
不信明天突然有个人信誓旦旦说你“印堂发黑”,你对着镜子多看几遍,也会觉得越看越黑……
判断缺铁性贫血,孩子定期体检的血象化验单,能给我们提供很可靠的数据: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如果实在很紧张,非得要自己在家看孩子眼白来判断……那么注意,巩膜外圈明显呈蓝色或蓝灰色,而靠近角膜往往稍呈淡白色。
通常来说,蓝巩膜症状患儿,是“一看就很明显”,
而不会是“自己没发现,别人提醒后,反复看,才觉得好像真的和人家不一样,看起来发蓝”……这种一般都是爸妈的心理现象。
实际上,这种症状,在成年人身上,也很明显。
而婴儿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也很简单,就是合理补充铁剂,
特别是婴儿从母乳中获得的铁元素通常是不足的,
头6个月可以靠从胎儿时期储备的铁元素来维持,而6个月后就需要通过辅食或者补剂来满足需求了。
6月龄也往往是婴儿缺铁性贫血的,第一个高发期。
口感更好的补铁剂对肠胃不刺激,婴儿好吸收点击下方图片▼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对写下的每句话
都负责家庭医生回复“发烧”,查看宝宝发烧,三招安心系列文章;
回复“湿疹”,查看湿疹护理系列文章;
回复“拉肚子”,查看宝宝拉肚子原因与护理大全;
回复“推拿”,查看家庭小儿推拿教学系列文章;
回复“睡眠”,查看宝宝怎么样好好睡系列文章;
回复“补钙”,查看宝宝补钙你应该知道的七个最重要事实;
回复“疫苗”,查看哪些疫苗值得打,该怎么打;
小郑老师科学育儿healthierbetter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