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身上都长有黑痣,其中有些黑痣则可能与癌症挂上关系,演变成恶性黑色素瘤。因两者不易区分,即便是医生也容易出现误诊误治。
哪种痣应该注意?
专家指出,除了美观因素,为了避免变成恶性黑色素瘤,以下几种痣应该多注意,以防发生癌变:1.会受到长期摩擦刺激的痣,如长在戴胸罩处和腰部的痣。2.出现不典型变化的痣。如很黑的痣,色素不平均(杂色)、边缘不平整或不规则、界线不明、左右不对称、在统计上直径大於5毫米。3.长在特殊部位的痣。如长在肢端(手脚)的痣,必须注意观察。4.黏膜的痣。口腔黏膜、结膜、阴道、包皮翻出来那部份的黑痣。5.指甲沟的痣。甲沟与指甲下方皮肤相连,长在肢端,将来变恶性的机率较大。6.先天高危险的痣。婴儿一出生就看得到的痣叫先天痣,将来变恶性的机率较大,因此医师建议应及早切除。如何区分痣和色素瘤?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提出了“ABCD”早期诊断恶性黑色素瘤的方法,只要掌握以下4点,普通黑痣与恶性黑色素瘤就不难鉴别了。
所谓“ABCD”代表4种象征,即不对称性、边缘、颜色、直径的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
不对称性(asymmetry):普通痣两半是对称的,而恶性黑色素瘤两半不对称。
边缘(border):普通痣的边缘光滑,与周围皮肤分界清楚,而恶性黑色素瘤边缘不整齐,成锯齿状改变。另外,表面粗糙伴鳞形或片状脱屑,有时还有渗液或渗血,病灶高于皮肤。
颜色(color):普通痣通常是棕黄色、棕色或黑色,而恶性黑色素瘤会在棕黄色或棕褐色基础上掺杂粉红色、白色、蓝黑色。其中,蓝色最为不祥,白色则提示肿瘤有自行性退变。结节型恶性黑色素瘤总是呈蓝黑色或灰色。
直径(diameter):普通痣直径一般小于5毫米,而恶性黑色素瘤直径大于5毫米。
此外,发痒、按压疼痛的黑痣也要特别注意,这类黑痣如果继续发展很可能出现溃疡性病变,刺痛或灼痛也会更明显,其周围还会出现卫星结节或伴有区域淋巴结肿大,此时说明病情已进展到晚期。
注意:皮肤癌主要包括三种:恶性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和鳞状上皮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占所有皮肤癌的4%,却造成近80%的皮肤癌死亡率,是所有癌症里预后最不好的之一。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有10~15%有家族遗传史。黄种人罹患恶性黑色素瘤的机率比白种人低。研究指出,中国人的恶性黑色素瘤有70~80%为肢端黑痣型,特色是好发於手掌和脚掌等日光未必照射得到的部位,及身体黏膜部位,一旦转移,预后极差,三年存活率仅10%左右。最后,专家告诫大家,一般人平常应该注意观察身上的痣有无变化,如觉得有疑虑,要尽快看医生。专家表示,有痣的人可以每隔一段时间为自己的痣拍照比对追踪,医院给医师看,以便获得最直接的诊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