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起源于外胚叶及中胚叶,组织结构复杂,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各种组织均可异常增生形成病变,因此皮肤病变的种类远远超过其他器官。皮肤病变大致可分为良性及恶性两大类。
◆良性皮肤病变:常见的是:色素痣。
◆恶性皮肤病变:常见的是: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
一、良性皮肤病变:
A.色素痣根据根据痣细胞在皮肤内的位置不同,可将其分为交界痣、混合痣和皮内痣。
◆交界痣:多为扁平皮损,色素均匀的斑疹,境界清,对称,通常1-2mm大小。
◆混合痣:多为略高起皮损,通常是丘疹,其表皮色素增加,有时可轻度隆起,取决于真皮成分的深度,皮损有时呈疣状增生或含有毛发。
◆皮内痣多为:乳头瘤样皮损,半球状和带蒂皮损。
色素痣一般不需特殊治疗,但是以下情况应手术切除:
1.发生在头面部、手掌、足底、腰部、腋窝、腹股沟等易摩擦部位的交界痣、混合痣易恶变
2.色素痣出现以下恶变体征:
①体积突然增大;
②颜色变黑;
③表面出现糜烂、溃疡、出血或肿胀;
④自觉疼痛或瘙痒;
⑤周围出现卫星病灶等。
二、恶性皮肤病变:均应手术切除
A.基底细胞癌为分化较好的附属器肿瘤,发生于基底细胞层,生长缓慢,有局部破坏性,但少转移,偶见病损侵袭性扩大,向深部生长,破坏眼鼻、甚至破坏颅骨。好发于老年人的曝光部位,特别是颜面部。皮损常单发,但亦有散发或多发。无明确诱因出现皮肤小创面,长期外用膏药无效,伤口反复结痂及创面形成,需引起重视。
临床上可分为以下类型:
◆结节溃疡型最常见,好发于颜面部,起初为小结节,缓慢增大并出现溃疡。
◆表浅型常发生于躯干部。
◆硬皮病样型或硬化型罕见,常单发于头面部。
◆色素型皮损呈褐黑色,易误诊为恶性黑素瘤。
◆纤维上皮瘤型好发于背部。
B.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又称棘细胞癌,发生于上皮细胞的肿瘤,可发生淋巴转移
■本病好发于老年人的曝光部位皮肤。
■皮损初起常为小而硬的红色结节,易演变为疣状或乳头瘤状,中央易发生溃疡,易坏死、出血,溃疡边缘较宽,高起呈菜花状,质地坚实,常伴恶臭;
●肿瘤可进行性扩大,侵犯其下方筋膜、肌肉和骨骼。
●发生于口唇、阴茎、女阴和肛门处的皮损易发生转移。
C.恶性黑素瘤,简称恶黑,是来源于黑素细胞、恶性程度较高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皮肤-粘膜交界处、眼脉络膜和软脑膜等处。它是最危险的肿瘤之一,可以转移到任何器官,包括脑和心脏。
临床可分为以下类型:
◆肢端雀斑痣样黑素瘤:我国常见类型,好发于掌趾、指甲周围。皮损表现为色素不均、边界不规则斑片;此型进展快,常短期内增大并发生溃疡和转移。
◆恶性雀斑痣样黑素瘤:好发于老年人,曝光部位。
◆结节性黑素瘤:类似皮内痣、血疱、血管瘤等,是最易忽视的黑素瘤类型。
◆表浅扩散性黑素瘤:中年人常见,好发于躯干及女性腿部。
就诊地点:门诊大楼二层皮肤医美科
联系-
图文:易磊(上海专家)
编辑:段煜恒
审核:张建明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