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细胞癌:是最为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常表现为皮肤表面灰白色、浅褐色或蜡样小结节或色素沉着斑块,可缓慢增大或伴有溃疡,70%?90%发生于头面部(鼻及鼻周最常见),起病缓慢,常不易早期发现而延误诊治。在日光曝晒后数周或数月,中心可破溃形成溃疡,基底呈颗粒状,表面覆有浆液性分泌物,边缘卷起如珍珠母状,质硬且伴有毛细血管扩张。
鳞状细胞癌:初起为疣状角化斑片或淡红色、淡黄色结节,结节中央顶端有角化的钉刺,容易溃破形成溃疡,触之较易出血,并可向深部发展侵及肌肉和骨骼,基底坚硬、表面呈乳头状、菜花样或潜行性外观,可附有坏死组织,排出腥臭液体,其发展迅速,破坏性大,容易转移,特别容易侵犯邻近淋巴结,患者偶尔有难以忍受的疼痛。
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普通黑痣(或者一些良性的皮肤病变)受日光照射、频繁摩擦、腐蚀剂点涂、激光、冷冻等刺激后,容易增大变硬,形状改变,颜色加深,或出现破溃、渗出、痂皮、边缘粗糙有裂痕、表面凹凸不平时,均有恶变的可能。
如果发现有上述情况,医院进行及时诊治,如果活检确诊或者高度怀疑为基底细胞癌或者鳞状细胞癌,目前以手术切除为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由于疾病往往发生于鼻面部,必须考虑临床治愈和面部美容两大方面,一般可在彻底切除肿块的基础上予以一期修复面部缺损获得满意疗效。特别是基底细胞癌,手术切除后复发率极低。
在预防工作方面,应尽量避免日光曝晒,崇尚日光浴或深肤色应适度,对于有化学毒性物质(尤其碑剂)或者电磁辐射的生活、工作环境应增强防护措施,而对于已存在的皮肤黑痣或者皮肤损伤等不应经常摩擦或做其他不必要的点、刮、烧灼等刺激。对于鼻面部有增大趋势的“黑痣”或其他可疑的结节斑块状病变,医院进行诊治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