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结膜色素痣症状
结膜色素痣描述
结膜色素痣病因
结膜色素痣病理
结膜色素痣诊断
结膜色素痣检查

顾建英教授MDT团队黑色素瘤科普短文四

上一期我们为大家科普了如何鉴别痣和黑色素瘤,以及黑色素瘤和其他皮肤肿瘤的鉴别诊断。本期我们将为大家重点讲解黑色素瘤的手术治疗、并发症以及术后康复。

当高度怀疑患有黑色素瘤的时候,就需要进行手术来明确诊断。在临床上,通常首先需要完全将病变区切除,明确诊断(包括病变的范围、厚度、有无溃疡、有无周边脉管和神经侵犯)。然后进一步确定手术方案我们要把黑色素瘤进一步细分成不同阶段(ⅠⅡⅢⅣ期),即所谓的临床分期。而临床分期在国际上又是根据TNM分期决定的。T、N、M三个字母分别代表了原发肿瘤(T,Tumor)、区域淋巴结(N,Node)以及远处转移(M,Metastasis)。

当确定好黑色素瘤的临床分期后,我们就可以选择对应的精准治疗方案了。黑色素瘤的手术主要就是将病灶完整切除,根据分期的不同,扩大切除的范围也不一样。除此之外,目前通过前哨淋巴结活检决定是否需要区域淋巴结清扫术等等。

手术如何做?什么是切缘?原发灶,转移灶是什么,前哨淋巴结又是什么?

手术要围绕着肿瘤边缘一定宽度和深度来切,会比我们肉眼看到的范围扩大切除一些,确保没有漏网之“瘤”。所谓切缘,看看下面这幅图,如果红色圆圈代表手术切口的范围,那么切口距离肿瘤边界的距离就是切缘,虽然切除了一些无辜的正常组织,但也代表即使有看不见的肿瘤细胞藏在周围的皮肤里,也逃不出我们扩大之后的切除范围。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主要根据肿瘤的厚度和有无溃疡决定切除的范围,一般原位癌扩大0.5-1cm,深部不用切除深筋膜;肿瘤厚度1mm的可扩大1-2cm;厚度>2mm的,一般都需要扩大2cm,同时需要深筋膜层一并切除。当前不是无限扩大切除范围,以往推荐扩大3cm甚至截肢等,研究和随访发现更大的切除范围并没有减少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同时手术造成的创伤却增大了,所以当前推荐适当的手术切除范围。

原发灶,肿瘤的源头,身体各处的肿瘤细胞都源于此,类似于“蜂后”、“母体”。如果不处理掉,就会不停地“下崽”,身体里的肿瘤就永远不能清除干净,所以寻找和切除原发灶非常重要。从原发灶转移出来的肿瘤细胞,需要突破附近的第一个防线:最近的引流淋巴结,才能继续远处转移。这个如同前哨所一样的淋巴结,被形象地称为前哨淋巴结,因此检查前哨淋巴结有没有肿瘤细胞,就可以推论肿瘤是否开始转移。而转移灶,就是原发灶内的肿瘤细胞在身体其他部位“安营扎寨”,增长繁殖,形成的新的肿块。

大部分原位癌、I期黑色素瘤都可以通过手术解决,无需辅助治疗。Ⅱ、III期黑色素瘤手术首选,之后根据具体的分期,决定是否增加免疫、靶向治疗或者临床试验。IV期黑色素瘤,若局部有可切除病灶的,可以先手术切除,其局部或者远处转移病灶,需要结合其他手段缩小肿瘤,消灭流窜在身体四处的微小病灶,当前,肿瘤作为慢性病,还需要定期随访,谨防复发。具体的手段,随访的规则我们以后会继续介绍~

做黑色素瘤手术有什么并发症呢?

黑色素瘤手术与其他手术一样,都会存在并发症,常见的术后并发症:

局部出血、血肿或血清肿;

局部神经损伤;

创面感染、皮瓣坏死;

创面愈合不良;

局部瘢痕形成;

作为高度恶性肿瘤,黑色素瘤复发和转移机会大。

需要强调的是,凡是手术均有出现并发症的可能。黑色素瘤没有比其他肿瘤有更多的并发症。不能因为害怕并发症而错失手术良机!

那进行了黑色素瘤切除术后,如何进行康复和术后管理呢?

黑色素瘤术后康复阶段注意事项:

术后的运动康复:患者术后早期就应开始锻炼康复,不宜长期卧床;适当的锻炼走动能帮助患肢功能、减轻水肿、改善生活质量;

术后的心理康复:中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术后通常还会进行相应靶向或免疫治疗,在较长的治疗周期中易出现疲劳、抑郁等消极的负面情绪,应注意及早恢复社会活动和交流,改善心态;

术后的定期复查:对于黑色素瘤复发的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常于术后2年内每3个月复查,2-5年内每6个月复查,5年至终身每年复查。

黑色素瘤不可怕,早诊早治摆脱它!以上就是本期黑色素瘤科普推送的全部内容了,下一期我们将开始介绍黑色素瘤的化疗方案,请大家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mosesuzhijm.com/jmsszzz/120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