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刘迅
通讯员吴立志周牧冉
女子的右脸被大片紫红色印记覆盖,甚至因为长出结节,牵扯着嘴唇变形,她变得不敢见人,性格越发内向。在华中医院车谷院区,整形外科专家“借皮补位”,修复女子面部问题。
医院车谷院区整形外科团队为患者章女士手术
46岁的章女士(化姓)家在湖北恩施。8月初,她从老家赶到医院车谷院区整形外科就诊,走进诊室时还戴着口罩。原来,她的面部有一大片紫红色的印记(俗称“胎记”),从右眼一直延伸到唇部,凸起的印记覆盖了半张脸。
章女士回忆,从她出生起,右半边脸都有一大片暗红色的印记,当时年纪小也没太在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印记也越长越大,颜色逐渐变成了紫红色,还有了结节样增生,导致右唇出现了畸形。
辗转求医后,章女士来到医院车谷院区整形外科,专家教授确诊为鲜红斑痣。这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进行性的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后静脉畸形,这类疾患在新生儿中发病率为0.1%至0.5%,出生时就已存在,病变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但多数位于面部和颈部区域,以三叉神经分布区域最为常见,会对外貌造成较大影响。
据了解,鲜红斑痣无法自行消退,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同比例扩大,如果不在早年治疗加以控制,很多人成年后的患处会出现增厚、突出皮肤表面、长结节、长血窦等情况。章女士就属于这类较为棘手的情况。
经过专家会诊,整形外科专家设计两种治疗方案:一种是植入扩张器,分期注水后,把局部皮肤组织撑大以补足面部皮肤切除后的缺损,这样皮肤颜色、质地等基本与面部原来的组织相同,但该方案需要对扩张器多次注水;另一种是游离植皮、皮瓣转移,也就是从身体其他部位取下一片皮肤组织,移植到面部缺损部位,使之重新建立血液循环,修复面部问题。一次手术即可完成,但由于取皮位置和需要修复的位置、肤色、厚度存在差异,植皮成活后可能会有色素沉着,供皮区会留下片状疤痕。
经过深思熟虑,章女士选择了第二种方案。近三小时的手术,章女士告别了伴随她46年的“伤疤”。术后第12天,皮片成活良好,与面部原来组织的颜色已基本相近。日前,章女士再次复查时,笑容满面,一身轻松。
专家提醒,鲜红斑痣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因为皮损早期毛细血管畸形数量少,深度浅,而且随着年龄增长,病变会逐渐加重,治疗就越困难。医院整形外科专家钟爱梅教授建议,鲜红斑痣一定要在幼儿期或儿童期进行治疗。
更多资讯请扫码加入极目新闻医美健康群!()
(图片由医院车谷院区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