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结膜炎是一类常见的眼表过敏性疾病,发病率较高,美国流行病学及临床调查发现人群中约20%的人患过敏性结膜炎。随着大气污染的加重,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过敏性结膜炎主要由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引起,常在抗原刺激后6一12小时发生,48一72小时达到高峰,可持续数天。主要症状为眼痒,常有结膜充血、水肿、乳头、滤泡等体征。
主要分为5个亚型:(l)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2)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3)春季角结膜炎:(4)特应性角结膜炎;(5)巨乳头性结膜炎。
干眼症是眼科常见疾患之一,由于泪液质或量的异常引起泪膜不稳定及眼表损害而导致眼部不适的一类疾病。以往认为干眼症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实际上是多种(眼部和全身)疾病共同作用的结果,干眼症的发生有随年龄增加而增长的趋势,故对成人干眼症研究较多,临床中儿童也存在类似成年人干眼症的表现,尤其是患过敏性结膜炎的儿童,眼干症状尤为明显,应给予充分重视。
一儿童过敏性结膜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儿童过敏性结膜炎主要以春季角结膜炎为主,又称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是一种季节性、反复发作的免疫性角结膜炎,美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发病率约占儿童总人口的.97%,我国尚缺少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本病常于青春前期起病,持续5-10年,男女比例为2:1,常侵犯双眼,其中4%-6%患儿会影响视力。可能是I型、W型变态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多在春秋季发作,如果致敏原是动物皮毛、灰尘、霉菌,则可常年发作。
很难确定其特异性致敏原,研究显示与患儿对花粉过敏有关,常有过敏性家族史(家族其他成员患过敏性鼻炎、哮喘、枯草热、湿疹等)。
二
儿童过敏性结膜炎发生干眼症的原因
儿童过敏性结膜炎干眼症的发生与泪膜稳定性降低有关。VKC患儿的泪液分泌减少,泪膜破裂时间(BUT)明显缩短,cSihmrerl、n试验均显示泪液减少,伴明显的角膜上皮缺损,荧光素染色评分大于正常人,且泪液镜检查大于3级(1、2级正常,3、4级可诊断为干眼症,5级为严重干眼症)。
上睑结膜巨大乳头呈铺路石外观圈4角膜缘胶样变研究表明阎,过敏性结膜炎患儿泪膜稳定性降低与嗜酸性粒细胞活化、炎性因子释放有关,进而结膜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受损、丢失,粘液层缺乏,导致干眼症。
儿童干眼症的症状以瞬目次数增加为主,其次是眼痒、眼红和畏光。成年人干眼症以干涩和视疲劳为主,并不包括瞬目次数增加。可能与儿童的主观体验和表达能力较差有关,经常是家长发现儿童瞬目次数增加而就医。
当儿童患VKC初期伴有瞬目次数增加、眼痒、眼红、畏光时应予以充分重视,有干眼症可能。
三
儿童过敏性结膜炎缓解期
干眼症儿童过敏性结膜炎缓解期眼干症状有所改善,但仍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临床发现VKC患儿缓解期泪液分泌逐渐增加,瞬目次数减少,眼红、痒、眼干症状减轻,但BUT无明显延长,cShimrerl、11试验数值有所增加,角膜上皮缺损部分恢复,荧光素染色评分O一3分,泪液镜检查3级,但对重症VKC患儿引起的干眼症状无明显的好转。VKC患儿缓解期干眼症的情况及转归仍需进一步观察。
四
儿童过敏性结膜炎合并干眼症的诊断与治疗
(一)诊断要点
1.双眼奇痒、眼干、瞬目次数增加为本病特征,伴有灼热感、流泪、畏光和粘性丝状分泌物。
2.季节性强,春夏季发病,秋天缓解,次年春天复发,反复多年后减轻,男孩多见,常有过敏性家族史(过敏性鼻炎、哮喘、枯草热、湿疹等)。
3.典型特征为双侧上睑结膜的巨大乳头,角巩膜缘呈胶质样隆起或结节,多位于角巩膜缘上12/区域。
4.BUT10秒,Sehimerr试验10mm,泪液镜检查3级。
5.结膜刮片有助于诊断,iGemsa唤色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或嗜酸性颗粒。电镜下发现结膜活检组织有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或嗜酸性粒细胞颗粒。
(二)治疗
vKC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治疗策略是缓解症状,而非阻止疾病的发展过程。由VKC引起的干眼症也是慢性疾病,除角结膜上皮轻微损害可逆外,一般很难完全缓解,因此主要是对症治疗,根据病情程度可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脱离过敏原是最理想的治疗手段,但有时很难实现,应尽t避免与可能的过敏原接触,如清除房间的破布和毛毯,注意床褥卫生。
2.眼依疚疗:
1.中医经络,独特学位按摩刺激视神经,提升视力。
2.传导散热,温通经脉补充视神经营养;
3.纯天然植物热源。
4.高分子耐高温材料,进口PBT材料。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