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非常适合出去游玩,到郊外踏踏青,晒晒太阳……
晒太阳,除了能一定程度上促进钙吸收外,阳光的刺激还能让身体生成多巴胺,避免眼轴过度变长,有效预防近视。
但是,晒对了事半功倍,晒错了可能会晒伤。
法国《费加罗报》提到:3岁以前晒伤一次,成年后皮肤癌发生的风险就会翻倍!
所以,妈妈们在带娃享受春光时候,千万别忘防晒!
说到这里,可能有的家长会问:
●这才春天,防晒太早了,错!
●这点儿太阳无所谓,不用防晒,错!
为什么呢?今天就来唠一唠。
春天比夏天
更容易晒黑
温柔的春光为啥这么危险?
主要是以下3个原因:
?春天的阳光比冬天强烈,且直射时间长;
?春天全球臭氧含量最为稀少。
缺少了臭氧层这件“防护外衣”,紫外线便会一路畅通的穿透云层,无论阴晴,直接深入肌肤的真皮层,破坏胶原蛋白及弹性纤维。
?冬天的冷空气会让皮肤毛孔处于相对闭合的状态,然而,一进入春季天气逐渐变暖,毛孔会慢慢打开,这时候紫外线会对皮肤产生更大的伤害!
婴幼儿的晶状体透明度比成人高,不易过滤紫外线,直接暴露在阳光下,可能会造成视网膜的伤害。
婴幼儿的皮肤比成人更脆弱更敏感,不正确的晒太阳方式很可能会造成皮肤晒伤;
"宝宝的皮肤薄,吸收紫外线照射量几乎是成人的3倍,对宝宝的危害如下:
●紫外线对皮肤的晒黑效应从1岁就开始了,表现为色素形成和黑色素痣的增多;
●长大后,脸上的色素痣和黑素瘤中BRAF基因突变也与儿童期曝晒相关;
●紫外线对青少年皮肤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将持续到成年;
"因此,不但夏季要防晒,春季也要防晒,一年四季都要防晒!
正确防晒
记住ABC原则
防晒不仅仅是涂防晒产品那么简单,综合护理最重要,有三个字的原则要记牢,“避”“遮”“涂”。
也就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ABC防晒原则:
A:Avoid——避免晒。
就是躲开太阳直射,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4点都是紫外线最强的时候,尽量避免在这个时间段出行。
B:Block——遮挡。
也就是常说「硬防晒」,比如打遮阳伞,穿长袖,带大沿帽子和墨镜等,遮盖皮肤,效果也是最直接的。
C:Cream——防晒霜。
当前两项都不能充分满足的情况下,就得用防晒霜来进行补足了。
当然,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防晒只能是躲和遮。
6个月以上可以使用婴儿用防晒霜帮助增加防晒作用。
简单的说来就是,准备好所有的防晒装备,并在对的时间出门就可以了。
如何为
宝宝挑选防晒霜
√首选物理防晒霜,成分中有且仅有二氧化钛、氧化锌;
×避免选择成分中含有氧苯甲酮、维生素A(视黄醇棕榈酸酯)、氨基苯甲酸、水杨酸三乙醇胺的防晒产品。
SPF
防晒指数目前多指的是SPF,预防中波紫外线UVB的一种检测指标,防晒指数=最小红斑量(用防晒用品后)/最小红斑量(用防晒用品前),最小红斑量是皮肤出现红斑的最短时间。
理论上SPF越大,说明能预防的时间越长。
然而,从临床检测试验来看,SPF15能阻挡93%的UVB,SPF30能阻挡97%,SPF50能阻挡近98%。
也就是说,如果这些防晒霜真的只有SPF30上下,也就差不多够了。
没必要为了那1%的提高增加皮肤刺激的风险,毕竟SPF50防晒剂浓度几乎比SPF30高了一倍,刺激性和不舒适性也大大增加。
PA
目前的理论认为,预防长波紫外光UVA更重要,因为光老化和UVA的关系更密切。
因此防晒指数目前增加了PA,从一个+到三个+,建议两个以上的+。
日常的防晒产品建议SPF30PA+++。
PS:婴儿用防晒霜需要根据防晒指数和是否引起过敏来选择,一旦确定品牌,不建议总是更换,“从一而终”最好。
宝宝用了防晒霜
如何洗掉呢?
一般情况下,需要20~30分钟,因此建议出门前20分钟涂防晒霜。
婴儿用防晒霜,基本都是以物理防晒作用为主的成分,如氧化锌等,也就是以折射和反射原理为基础,并且因为考虑到安全性,几乎没有防水作用。
所以清洗婴儿用防晒霜,不用卸妆油,简单清洗或者用婴儿用洗面奶即可。
PS:因为没有很好的防水作用,所以需要及时补涂,出汗也可以冲掉防晒霜,多汗季节更需要及时补涂。
END我知道你在看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