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陕西的雨水比较多,虽然气温是稍稍下降了些,但是频繁降雨又为市民带来了其他的烦恼。雨量太大会在路面形成积水,许多行人都是直接淌水而行。地面污水内有许多致病菌,很容易通过浸渍暴露的皮肤入侵人体。或者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污染食物及饮水。所以大家下雨天更要注意预防各种介水性传染病。
什么是介水性传染病?
介水性传染病是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而传播的疾病,又称水性传染病。
介水传染病的病原体有三类:
1.细菌,如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痢疾杆菌等;
2.病毒,如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等;
3.原虫,如贾第虫、溶组织阿米巴原虫、血吸虫等。
它们主要来自人粪便、生活污水、医院以及畜牧屠宰、皮革和食品工业等废水。
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介水性传染病。
伤寒病
这里的伤寒病是指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其自然病程约一个月。典型的症状表现为持续发热,热度在39℃-40℃之间,腹部不适,脉搏缓慢,脾脏肿大,体表浮现玫瑰色疹,多见于胸腹部。严重时,可因肠出血,肠穿孔而死亡。又称肠伤寒。
伤寒的并发症有很多种:肠出血、肠穿孔、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支气管炎及肺炎、急型胆囊炎、溶血性贫血、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等。伤寒疾病容易迁延与复发,所以预防和治疗后护理工作很重要。
甲型肝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急性肝脏炎症,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乏力、肝大及肝功异常,病初常有发热,临床经过常呈自限性,大多数患者在数周内可恢复正常。但也有引起急性重型肝炎的情况。
急性肝炎的并发症较少,其中比较常见的是胆囊炎,偶见心包炎、结节性多动脉炎。
手足口
手足口病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接触传播和呼吸道飞沫传播,它的传播渠道在生活中广泛存在,通过污染的水为媒介的传染只是其中一种方式。
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和A组柯萨奇病毒等。它是一种儿童常见的传染病。
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症状。手足口病具有自限性,并没有特效的抗肠道病毒药物,多数症状较轻,对症治疗即可,少部分可能转化成重症病例。手足口重症病例多由EV71型引起,现有的疫苗EV71灭活疫苗正是用于预防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
结膜炎
结膜炎的病因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感染性由病原微生物引起。非感染性以局部或全身的变态反应引起的过敏性炎症最常见,外界的理化因素,如光、各种化学物质也可成为致病因素。
无论是感染性和非感染性,都可能通过污染水体致病。
介水性传染病的预防方式
针对这些疾病都可以介水传播的共性,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预防:
尽量不要让孩子长时间在积水中行走。如要在雨天出门,最好穿上雨靴。如果肢体浸泡过道路积水,回家后应该用清水或消毒抗菌的洗液冲洗。
如果体表有伤口,则不要暴露在不洁净的水体中,以免病原微生物侵入伤口,造成感染。
勤洗手,特别是手触摸过外界的许多物品后,回家后要用肥皂及洗手液仔细洗净。小孩子拿东西吃前要给他(她)洗净手,同时还要防止孩子将手和玩具往嘴里喂,或用脏手揉眼睛。
做好餐具、日常物品的消毒工作,保持居室干爽通风。
不要吃生冷的食物,大部分致病菌在生食和冷食中容易存活繁殖,所以食物一定要加热烹熟。
以上介绍的四种疾病除了结膜炎以外,伤寒、甲型肝炎,手足口都有相应的疫苗。家长们可以根据宝宝实际情况来选择进行免疫预防。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本期编辑:张颖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