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人民日报发布报道称:全世界约有两亿人的饮用水砷含量超标。东南亚地区、拉丁美洲国家砷污染很严重,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我国可能有近万人饮用有健康风险的含砷地下水。
来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一病区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高启龙博士怎么说
砷中毒到底有多可怕?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仍然约有两亿人在饮用砷含量超标的水,以东南亚地区及拉丁美洲国家最为严重严重,包括我国的近万人。此外,英美等发达国家以前也都曾发生过饮用水污染导致的砷中毒事件。
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环境保护署将砷定为一种“已知的人类致癌物”,人体长期暴露于砷环境,可引起皮肤癌、肺癌、膀胱癌、淋巴瘤和肝癌等癌症。砷可通过胎盘屏障,引起胎儿中毒、体重下降或先天畸形。
砷是什么?砷,俗称砒,最初指的是雌黄,是化学元素砷以自然状态出现的一种矿物,其氧化物三氧化二砷(分子式As2O3)就是大家熟知的“砒霜”,可见砷有多“毒”。
根据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生活饮用水标准》规定,饮用水中砷最高容许浓度为0.01毫克/升,地表水包括渔业用水为0.04毫克/升,居民区大气砷的日平均浓度为3微克/立方米。
饮用水中砷含量超标的危害
1、长期低剂量摄入砷化物达一定程度,会导致慢性砷中毒,引起神经衰弱症候群等。表现为多发性神经炎,如感觉迟钝,四肢麻木,乃至感觉减退,行动困难,运动失调等周围神经损害表现。
慢性砷中毒除神经衰弱症状外,突出表现为多样性皮肤损害和多发性神经炎。黏膜受刺激可引起鼻咽部干燥、鼻炎、鼻出血,甚至鼻中隔穿孔。呼吸道粘膜受砷化物刺激可引起嗅觉减退、喉咙痛、咳嗽、咳痰、喉炎和支气管炎等。还可引起结膜炎、齿龈炎、口腔炎和结肠炎等。
同时可发生中毒性肝炎,部分患者发展成肝硬化。并有可能引起骨髓造血再生不良,甚至导致造血功能障碍或白血病。
2、大量饮用砷含量超标的饮用水,可能会导致急性砷中毒,主要损害胃肠道系统、呼吸系统、皮肤和神经系统。表现症状为疲乏无力、呕吐、皮肤发黄、腹痛、头痛及神经痛,甚至引起昏迷,严重者表现为神经异常、呼吸困难、心脏衰竭而死亡。
3、皮肤长期接触砷超标的水质会造成皮肤干燥、粗糙、头发脆而易脱落,掌及趾部分皮肤增厚,角质化。
砷化合物粉尘可引起刺激性皮炎,好发在胸背部、皮肤皱褶和湿润处,如口角、腋窝、阴囊、腹股沟等。
少数人有剥脱性皮炎,日后皮肤呈黑色或棕黑色的散在色素沉着斑。
最后可能会出现皮肤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可转变为皮肤原位癌。职业性砷化物中毒见于熔烧含砷矿石,制造合金、玻璃、陶瓷、含砷医药和农药以及印染的生产工人。
居住在特定地理环境条件下的居民长期通过饮水、空气、食物摄入或吸入过量的无机砷而引起的以皮肤色素脱失和(或)过度沉着、掌跖角化或癌变为主的全身性慢性中毒,称为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
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在我国大陆分布广泛,共涉及19个省、自治区。病区分2种类型,即饮水型和燃煤型。
饮水中无机砷含量超标是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形成的主要原因。
燃煤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当地居民长期使用无排烟道的土炉灶做饭或敞炉灶烤火、熏烤粮食、蔬菜等,造成室内空气砷含量过高,污染粮食及其他食物,使人体摄入过多的砷。
在地方性砷中毒病区,长期慢性中毒可能导致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增加,各器官和系统均有可能发生,以皮肤、呼吸、消化和泌尿等器官和系统的比例最高。
年12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公布,全球至少有多万人口正面临着地方性砷中毒的威胁,其中,大多数为亚洲国家,而中国正是受砷中毒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有专家分析,市场上的部分食物可能存在严重的砷超标问题。砷污染正向人们步步逼近,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砷污染从哪来?砷和它的化合物是常见的环境污染物,三价砷化合物比其他砷化合物毒性更强。
砷和砷化物一般可通过水、大气和食物等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危害。
(1)含砷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农业中作为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杀鼠剂和各种防腐剂、饲料添加物等,如果大量使用,会造成了农作物的严重污染,导致食品中砷含量增高。(2)砷化物的开采和冶炼,特别是在我国流传广泛的土法炼砷,常造成砷对环境的持续污染;在某些有色金属的开发和冶炼中,常常有或多或少的砷化物排出,污染周围环境。另外含砷矿藏及其它有色金属矿藏附近的地下水(如井水、温泉)中含砷量很高,是导致饮用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3)工业排放废气也是污染物重要来源。砷化物的广泛利用,如含砷农药的生产和使用,又如作为玻璃、木材、制革、纺织、化工、陶器、颜料、化肥等工业的原材料,原药、纸张的生产,均增加了环境中的砷污染量,都可产生含砷废水、废气和废渣,对环境造成污染。(4)煤的燃烧,可致不同程度的砷污染。
砷及其化合物对环境的污染
1、对大气的污染砷的污染除岩石风化、火山爆发等自然原因外,主要来自工业生产及含砷农药的生产及使用,砷的提炼、煤的燃烧,也会造成局部地区大气的砷污染。
2、对水的污染地面水中含砷量因水源和地理条件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在海洋和土壤中,细菌可使砷甲基化成为甲基砷或二甲基砷。采矿和冶炼的废渣,冶金、化工、农药、染料和制革等部门的工业废水,地热发电厂的废水,均含有砷。被砷污染的水无色,无味,透明度不变,可降低生化需氧量。砷化合物在水中相当稳定,但如水温升高,沉积于河底的砷化合物会产生重新溶解的现象,对水生生物毒性很大。
3、对土壤的污染天然存在含高浓度砷的土壤很少。被污染土壤中的砷来自含砷农药的施用,矿山、工厂含砷废水的排放以及燃煤、冶炼排出的含砷飘尘的降落。含砷废水、农药及烟尘都会污染土壤。砷在土壤中累积并由此进入农作物组织中。
砷污染中毒事件(急性砷中毒)或倒置的公害病(慢性砷中毒)已屡见不鲜,时有报道。
~年日本发生的森永奶粉中毒事件,是因含三氧化二砷达25~28ppm引起的。日本森永奶粉公司,因使用含砷中和剂,引起多人中毒,人因脑麻痹而死亡。
据年11月报道,孟加拉国可能有万人集体砷中毒,且已经造成多人丧命,未来将有更多人因此失去生命,堪称人类史上最大的中毒案。据孟加拉国政府估计,大约有万人饮用含砷量超过50ug/L的水源。
在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鹤山村,年国家建矿开始用土法人工烧制雄磺炼制砒霜,直到年企业关闭,砒灰漫天飞扬,矿渣直接流入河里,以致土壤砷超标19倍,水含砷量标准上千倍。鹤山村全村多人中,有近一半的人都是砷中毒患者,因砷中毒致癌死亡的已有人。
如何预防砷中毒预防砷中毒主要是防止误食。
一般由于应用含砷药物剂量过大所致,也可由于误食含砷的毒鼠、灭螺、杀虫药,以及被此类杀虫药刚喷洒过的瓜果和蔬菜,毒死的禽、畜肉类等。
三氧化二砷为我国北方农村常用的拌种、杀灭害虫药,毒性很大,其纯品外观和食盐、糖、面粉、石膏等相似,用砒霜制毒谷、毒饵和拌种子时,要根据需要配制,并置于儿童不易取到的地方,用剩后要埋掉,禁止人畜食用。
用来加工粮食的石磨、碾子不得磨压砒霜制剂。
平时不要在工业区附近的河涌里打捞鱼虾。河中可能会排入含有砷元素的污水,水生生物食用后会出现砷中毒。
预防职业性砷中毒。要加强个人防护,戴防毒口罩、穿防护服、工作鞋等,禁止在工作场所饮食,工作后要仔细清洗。从事砷作业的工人要定期体检,有呼吸道疾病、肝肾、血液疾病和皮肤疾病者应调离砷作业岗位。饮食方面,多避免损害肝脏等食物,尽量清淡饮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及抗氧化的食物。
日常饮食应多摄入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依靠这类食物将体内有毒物质吸附、裹挟并排出体外。比如:海藻、海白菜、海带、紫菜等。
另外,日常还应保持心情愉快,保证营养均衡。坚持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对微量有毒物质的抵抗力。空气质量不佳时减少户外活动。
--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