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结膜色素痣症状
结膜色素痣描述
结膜色素痣病因
结膜色素痣病理
结膜色素痣诊断
结膜色素痣检查

名医推荐皮肤疾病就找她,皮肤科专家吴祖

人物档案

吴祖兰

吴祖兰医生,主任中医师,医院皮肤科主任,全国中医药外科学会皮肤分会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美容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西医结合美容专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中西医结合皮肤科专委会委员及中医外科皮肤专业常务委员,成都市中医外科皮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年被评为四川省皮肤与美容十大名医之一。从事皮肤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年,具有扎实的中西医理论基础和临床诊疗经验,尤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疾病。如痤疮、湿疹、荨麻疹、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银屑病、面部皮炎、脂溢性皮炎及脱发、扁平疣、癣类真菌性皮肤病及各种疣类及赘生物等皮肤疾病。

专家临床成果

吴医生具有扎实的皮肤科中西医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皮肤科最新动态,娴熟诊断和治疗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病。在治疗方法上不断改进创新。比如自创特色治疗方法:采用套状切口做自体疣埋植治疗扁平疣,疗效显著,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病房工作中,采用中西医结合及一些特色治疗方法,经常收治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疗效较差的皮肤病患者,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慢性荨麻疹等,取得满意疗效。门诊特色中药内服加面膜火针治疗爆发性痤疮疗效显著,自拟脱敏止痒方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副作用小,临床疗效甚佳。教学上先后带较成都中医药大学、泸州医学院及省内各医学院校专、本科及研究生实习生及进修生余人。

科研学术

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总结,于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中国痣瘘诊疗学》皮肤部分。作为主研参加多项省级科研课题。其中《火针疗法治疗结节性囊肿性痤疮的临床疗效评价及操作规范化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病例案例

一、痤疮

痤疮又名“青春痘”,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主要发生在颜面及胸背等多脂区。有自限性,皮损多形。如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常伴有皮脂溢出,属中医“肺风粉刺”范畴。

中药内服:

1.肺经风热证:枇杷清肺饮加减

2.脾胃湿热证:茵陈蒿汤合泻黄散加减

3.痰瘀互结证:海藻玉壶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4.冲任不调证:丹栀逍遥散合知柏地黄丸加减

特色外治法:

1.中药面膜:辨证选取清热解毒、化瘀散结类中药研细末,用水调成糊状涂于面部。我科用祛痘验方面膜治疗。

2.中药外洗:辨证选取清热解毒、化瘀散结类中药适量煎水外洗。

3.中药外搽:颠倒散或如意金黄散调成糊状外用。

4.火针治疗:针刺丘疹、结节、脓疱、囊肿等,清除皮损内脓分泌物。

5.针灸治疗:体针、耳针、刺络拔罐等,毫针围刺,耳穴贴压,耳尖放血等治疗。

6.采取红蓝光治疗:杀菌消炎,促进皮损消退。

7.微晶磨削、药物离子导入法、超声雾化、皮损内注射等。

健康指导

1.每日1一2次用温水、洗面奶、二硫化硒洗剂、硫磺肥皂洗脸。

2.禁止用手挤压皮疹,以防继发感染及瘢痕形成。

3.不食或少食油腻、辛辣之品及甜食,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

4.保持大便通畅。

5.不熬夜,作息有规律。

(图片由吴祖兰医生提供,禁止盗图)

二、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俗称“蛇缠腰”,属中医蛇串疮范畴,其典型皮疹为红斑上簇集性粟粒至绿豆大水疱,疱液常澄清。皮疹常单侧分布,一般不超过躯体中线。患处有神经痛,皮肤感觉过敏。头面部带状疱疹可累及眼耳部,引起疱疹性角结膜炎或面瘫等。发疹前可有疲倦、低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

中药内服:

1.肝经郁热:龙胆泻肝汤加减

2.脾虚湿蕴:除湿胃苓汤加减

3.气滞血瘀:桃红四物汤加减

特色外治法:

1.火针治疗:火针点刺皮损局部丘疱疹、水疱。操作方法,点燃酒精灯将针尖烧至通红后,迅速准确地刺破丘疱疹、水疱,放出疱液,然后用棉签擦干。

2.针刺治疗:双侧合谷、曲池、天枢、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病变皮损四周阿是穴。每天一次,7-10天为一个疗程。

3.穴位注射:双侧合谷、足三里或与皮损部位相对应的患侧夹脊穴,即病变相应神经节段及上下各一节段,每次取四个穴位,注入维生素B1注射液0.1g及维生素B12注射液0.5mg的混合液,每穴注药0.2--0.5ml,隔日一次。

4.拔罐治疗:病变皮损四周或与皮损部位相对应的患侧背腧穴,即病变相应神经节段及上下各一节段,留罐5-10分钟,隔日一次。

5.灸法治疗:依次灸患处、患侧相应夹脊穴,每处灸5min。

带状疱疹后遗症的治疗:

带状疱疹发病期间,患者会出现多种不适症状,神经疼痛最明显,是本病的特征之一,可使人寝食难安。老年体弱患者常发生后遗神经痛,疼痛持久,顽固难治,是该病治疗的难点。资料显示:9%-13%的带状疱疹患者发生后遗神经痛,60岁以上患者占69%,其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及时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该病,早期配合火针、红光,后期配合针灸、火罐等,能及时缓解病情,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图片由吴祖兰医生提供,禁止盗图)

三、湿疹

湿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约占皮肤科门诊病人的15-20%左右,其病因复杂,容易反复,是皮肤科的疑难病症之一。湿疹是一种有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具有多形性皮疹及明显渗出倾向的炎症性皮肤反应,其特点是伴有剧烈瘙痒,易反复发作和慢性化。

湿疹分类:

一般将其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湿疹:

1.急性湿疹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粟粒大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及渗出,病变中心往往较重,而逐渐向周围蔓延,故境界不清。

2.亚急性湿疹红肿和渗出减轻,糜烂面结痂、脱屑。

3.慢性湿疹主要表现为粗糙肥厚、苔藓样变,可伴有色素改变,手足部湿疹可伴发甲改变,皮疹一般对称分布,常反复发作,自觉症状为瘙痒,甚至剧痒。

中药内服:

1、风热郁肤证:消风散加减

2、湿热内蕴证:龙胆泻肝汤加减

3、脾虚湿盛证:除湿胃苓汤加减

4、血虚风燥证:当归饮子加减

中医特色外治:

1.火针:根据皮疹厚薄来决定火针针刺深浅。5至7天一次。如患者瘙痒明显缓解,可待脱痂后治疗。

2.中药冷疗:主要用于四肢皮损,每日一次。

3.穴位注射:将药液注射在选定的穴位,足三里、曲池等隔天一次。

4.穴位贴敷:采用协定处方(止痒方)贴敷神阙穴,每日一次。

5.中药熏蒸治疗:采用华亨中药蒸汽治疗仪熏蒸治疗,每日一次。

6.梅花针治疗:慢性苔藓皮疹采用梅花针叩刺。

日常调护

1.减少搔抓。搔抓容易加重原有皮损,出现继发皮疹,加重病情。如瘙痒可局部冷敷、外用止痒药物阻断“瘙痒—搔抓—瘙痒”的恶性循环;对婴幼儿患者,要剪短指甲,睡眠时宜用纱布或袜子套住患儿双手,头部可戴柔软布帽,以防搔抓。

2.避免热水烫洗、过度洗浴,洗浴后及时用润肤剂擦患处。

3.不饮酒,忌食海鲜、鱼腥等发物。

(图片由吴祖兰医生提供,禁止盗图)

四、荨麻疹

荨麻疹中医称“瘾疹”,其诊断要点为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皮肤色,少数仅有水肿性红斑,数小时后即可消退,一般不超过24h,成批发生,有时一天反复发生多次。风团大小和形态不一,发作时间不定,可相互融合成片,泛发或局限,喉头和支气管受累时可导致喉头水肿,出现咽喉发堵、气促、胸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等。皮损反复发作超过6周为慢性荨麻疹。

中药内服:

1.风热型:消风散加减,

2.风寒型:麻桂各半汤加减

3.胃肠湿热证:茵陈蒿汤和升降散加减

4.气血两虚证:当归饮子加减

中医特色外治:

1.针刺治疗:辨证选穴,每天一次,7-10天为一个疗程。

2.穴位注射:常用曲池、外关、风市、足三里、三阴交等,每次取四个穴位,黄芪注射液每穴注射0.5ml,隔日1次,4次为1疗程。

3.拔罐治疗:背部大面积火罐,隔日一次。

4.血热患者可行耳尖放血。

5.经久不愈患者可行自血疗法。

急性荨麻疹的处理

对于急性发作的荨麻疹,并发喉头水肿者,应立即实施抢救,予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及时应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必要时可作气管切开,以挽救生命。

(图片由吴祖兰医生提供,禁止盗图)

五、寻常型银屑病

寻常型银屑病又称牛皮癣,属中医“白疕”。皮损呈点滴状或斑片状,钱币状、地图状,色鲜红,鳞屑不能掩盖红斑,瘙痒明显,搔抓可有点状出血。或皮损肥厚浸润,或鳞屑厚重,不易脱落,色紫黯或黯红,有出血倾向。主要症状、体征形态多样,发无定位,瘙痒较甚,对称分布,可伴有束状发及关节变形。

根据临床表现可以分为进行期、稳定期及退行期三期。

进行期表现为不断有新发皮疹,原有皮损不断扩大,颜色鲜红,浸润明显,鳞屑厚积,周围有红晕,痒感明显。皮肤敏感性增高,如针刺、搔抓或使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可在受刺激的部位诱发新的皮损,出现同形反应。

稳定期病情保持相对稳定,基本无新发皮疹,原有皮疹缓慢发展,但陈旧皮疹也不见消退。

退行期主要表现为皮疹炎性浸润逐渐消退,颜色变淡,鳞屑变薄,皮疹数目减少、缩小变平,周围出现浅色晕,部分皮疹中央消退呈环状,愈后局部留下暂时性色素减退斑或色素沉着斑。

中药内服:

1.血热风盛证:凉血地黄汤加减

2.血热瘀滞证:血府逐瘀汤加减

3.血虚风燥证:当归饮子加减

中医特色外治:

1.中药药浴。

2.中药熏蒸治疗:采用华亨中药蒸汽治疗仪熏蒸治疗,每日一次。

3.穴位贴敷:采用科内协定处方(止痒方)帖敷神阙穴,每日一次。

4.火针浅刺:对稳定期的患者在皮损局部浅刺,3日一次。

5.针刺:主穴:大椎、肺俞、曲池、合谷、血海、三阴交。手法中等强度,留针半小时,每日一次,10次为1疗程,症状好转后改为隔日一次。

西医疗法

UVB光疗及光化学疗法。

(图片由吴祖兰医生提供,禁止盗图)

六、面部皮炎

面部皮炎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面部炎症性皮肤病,包括面部脂溢性皮炎、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化妆品皮炎、接触性皮炎、日光性皮炎等。主要表现为面部红斑、丘疹、水肿、脱屑等损害,自觉灼热、瘙痒、紧绷感。

中药内服:

1.抗组胺药:氯苯那敏、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依巴斯汀等

2.调节自身免疫的药物:复方甘草酸苷

3.中医辨证论治:

风热郁肤:消风散加减

脾虚湿盛:除湿胃苓汤加减

血虚风燥:当归饮子加减

中医特色外治:

1.中药面膜:抗炎、抗过敏,敷面温度以偏凉为度,面部按摩选穴要准,力度适中,敷面时间以15-20min即可。

面部皮炎中医多认为其乃禀赋不足,风湿热毒蕴结于肌肤所致,故选用桑叶、菊花疏风散热,清热解毒,地肤子清热利湿,龙胆草清热燥湿,丹皮清热凉血,紫荆皮消肿解毒,牡丹皮、紫荆皮合用,以皮治皮。

2.负离子冷喷:低温的刺激可引起血管收缩,血流减少,有利于水肿和炎症的消退。冷喷时间5-10分钟,可根据病人年龄及天气状况适当调整。

3.穴位注射:常用曲池、外关、风市、足三里、三阴交等,每次取四个穴位,清热解毒中药注射液每穴注射0.5ml,隔日1次,4次为1疗程。

日常护理

1.凉水洁面:水温不宜过高,以免刺激皮肤。

2.谨慎选用化妆品:可选用适用于敏感肌肤的药妆护肤品。

3.避免日晒:避免阳光直晒,每天涂抹防晒霜。

4.避免粉尘的刺激。

5.尽量少化妆或不化浓妆。

6.做好补水工作。

(图片由吴祖兰医生提供,禁止盗图)

七、扁平疣

扁平疣,中医称“扁瘊”,又称千日疮、枯筋箭、晦气疮等,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尤其是HPV-3型,感染皮肤黏膜所引起的一种良性赘生物病毒性皮肤病。皮损表现为米粒至绿豆大小的扁平丘疹,表面光滑,质硬,正常肤色或淡褐色,一般无自觉症状,或偶有瘙痒,主要发于患者的面部、前臂以及手背等地方。

中药内服:

1.热毒蕴结:马齿苋合剂

2.热蕴络瘀:桃红四物汤

特色外治法:

1.自体疣埋植术:自体疣埋植术是应用自体免疫疗法的机制,通过植入疣病毒抗原,触发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从而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生,并对患者受病毒感染的一些靶细胞进行破坏,激励机体使细胞免疫功能增强,从而有效抗击入侵病毒,并促进病毒感染组织的消退,导致皮肤疣组织受到排斥而脱落。每周1次,3次为一疗程。

此法适应于:患者皮损高出于皮肤表面,丘疹大范围生长,数目较多,以面部、颈部及暴露部位为主者。

2.平头火针疗法:火针可直接破坏疣体基底部血管组织,使疣体萎缩脱落;同时,火针可调动局部皮肤的免疫水平,促进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引起血液中抗体增强,激活相应细胞、因子的免疫学机制,调节免疫,发挥抗病毒等功效。

此法适应于:皮疹高出皮肤,以颈部、前臂、手背为主,面部量少,丘疹较少者。

健康指导

1.每日1一2次用温水、洗面奶、二硫化硒洗剂、硫磺肥皂洗脸。

2.禁止用手挤压皮疹,以防继发感染及瘢痕形成。

3.不食或少食油腻、辛辣之品及甜食,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

4.保持大便通畅。

5.不熬夜,作息有规律。

(图片由吴祖兰医生提供,禁止盗图)

吴祖兰医生擅长诊治及坐诊时间

皮肤科:运用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痤疮、湿疹、荨麻疹、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银屑病、面部皮炎、脂溢性皮炎及脱发、扁平疣、癣类真菌性皮肤病及各种疣类及赘生物等皮肤疾病。采用套状切口做自体疣埋植治疗扁平疣,疗效显著。以调外治的原则治疗黄褐斑、雀斑、日晒斑、过敏性皮炎、日光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皮肤瘙痒等各类皮肤疾病。

坐诊时间:

武成大街馆:周六下午

新媒体编辑:王石颖

审阅校对:伍万鹏

#四川圣爱中医馆地址#









































北京白癜风治疗要多少钱
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emosesuzhijm.com/jmsszzd/2089.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