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后上班第一天,市疾控中心即接到某学校报告,该校同一个班级近期出现十余例疑似感冒病例,患儿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咳嗽。市疾控中心立即着手调查,采集样品检测。
然而,样品检测结果却出乎意料
甲型流感核酸--阴性
乙型流感核酸--阴性
甲1型流感核酸--阴性
甲3型流感核酸--阴性
甲型H1N1流感核酸--阴性
不!是!流!感!
随着调查深入,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8份咽拭子标本呼吸道腺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阳性。
是呼吸道腺病毒感染!!!
什么是腺病毒
腺病毒又是“神马”玩艺儿呢?大多数人都感到陌生。
腺病毒感染在临床上常见,一年四季均可流行,腺病毒感染占儿童呼吸道感染的5%-10%,它与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四种病毒。
腺病毒感染会引起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等,让我们傻傻分不清楚,以为是感冒了。只是腺病毒的发热往往很顽固,温度普遍在39度以上,持续时间也更长,往往会发热5到7天。如果侵犯到下呼吸道,尤其是在1岁以内的孩子身上,则可能引发细支气管炎和肺炎。
腺病毒感染的流行特点
腺病毒传染性强,可通过飞沫、粪口途径及接触污染物传播。
所有年龄段对腺病毒易感,6个月以上的婴儿、学龄儿童、免疫功能低下者最容易感染。冬春季容易在幼儿园、学校、医院、新兵训练营等集体单位中引起急性呼吸道疾病暴发流行。夏季易在夏令营中暴发流行,也易引起与公共泳池相关的咽结合膜热。
腺病毒感染的应对
腺病毒感染通常会自行好转,但如造成重要器官损害,则会危及生命,应及时就诊。
对于小于3月龄的孩子:如果直肠温度≥38℃,即使孩子看起来是正常的,也应该就诊;
对于3-36月龄的孩子:如果直肠温度≥38.9℃;或者直肠温度≥38℃超过3天,并且孩子还表现得很不舒服或不肯喝奶喝水,应就诊;
对于任何年龄的儿童:如果有以下情况,应就诊:
口腔、直肠、耳温或额温≥40℃或者腋温≥39.4℃;
惊厥;
发热并伴有基础疾病例如心脏疾病、癌症、狼疮或镰状细胞贫血;
发热伴新发皮疹。
如何预防
目前还没有可以预防腺病毒感染的疫苗,勤洗手、保持手部清洁是最佳的预防方式。
★室内多通风,定期大扫除,保持室内环境清洁。
★冬春流行季节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要戴口罩,防止交叉感染。
★要让孩子减少揉眼睛和吸手指头的坏习惯,以免让病毒有机可乘。
★接触过腺病毒感染的患者,要自我观察2周。
★一些其他预防感染传播的方法:用漂白剂和水的混合液清洗水槽、厨房台面和其他物品表面;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床上用品、睡衣和其他个人用品;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遮挡住自己的口部。
一旦发生急性发热、咽喉疼痛和结膜炎的症状,要及早就医,早隔离、早治疗。
在腺病毒流行季节,托幼机构、中小学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应回家隔离休息,以免造成传播流行。
来源:建德市疾控中心传防科
建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白癜风该怎么治疗好治疗白癜风最安全的方法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