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克(五妙水仙膏)点涂治疗色素痣例报告
医院杜锡贤杨东海
我院年5月至年1月,应用楚克(五妙水仙膏)点涂治疗例色素痣,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例中,男33例,女74例。10岁以下者1例,11~20岁18例,21~30岁54例,31~40岁18例,41~50岁12例,50岁以上者4例,年龄最小者5岁,最大者54岁。共治疗痣枚,面部97例,颈部4例,胸背部5例,前臂2例,肩部1例,耻骨联合处1例。每个患者接受治疗的色素痣数目不等,小者如粟粒,大者如蚕豆。有不高起于皮肤,有的呈半球形隆起,个别乳头瘤样,多呈深浅不同的褐色,有的呈黑色,部分色素痣表面有毛发。
治疗方法
根据病损大小,使用不同型号的克氏针蘸药直接点涂病变部位。点药面积与色素痣面积相等。点涂后约1~5分钟,药膏变干燥,部分病人有痒痛感,此时以消毒棉签蘸生理盐水将药膏擦除,再重复点涂2~3次。一般经过两次点药涂后,色素痣表面出现部分破损,并感疼痛较前加重。待病损与周围正常皮肤之间出现一分界线,四周呈现水肿性苍白圈(有的不明显),苍白圈周围皮肤潮红,病损暗红、萎缩、干燥时即停止点涂。约7~10天后,病损自行脱落。脱落后局部呈淡红色,以后渐变淡褐色,约2~6个月恢复到正常皮色,一般不遗留皮肤瘢痕。
治疗效果
例病人的枚痣中,经一次治疗脱落者枚,治愈率94.15%。经一次治疗仍有部分残留者15枚,占4.87%,其中5枚又经第二次点涂后治愈,另2枚经两次点涂后仍留极少痣组织,与皮肤相平,其余8枚未行第二次治疗。色素痣脱落出现轻度瘢痕者3枚,占0.98%,其中1枚位于肘部,点涂后继发感染,随后出现瘢痕。另2枚位于面部,由于瘢痕很小不影响面容。在治愈的枚色素痣中,有1枚脱落后局部瘙痒,约20天后痒止。另1枚点涂后局部出现小水疱,但未影响疗效。
典型病例介绍
赵某,女,20岁,年12月3日就诊。面部共有12枚色素痣,粟粒至高梁粒大小,其中一枚位于左眼眉内侧端,呈黑色,表面有毛发,直径约0.5厘米,呈半球形隆起。用楚克(五妙水仙膏)点涂治疗7天后脱落痊愈。
讨论
楚克(五妙水仙膏)是从祖国医学宝库中发掘创新的外用新药,有消除组织增生之功用。临床应用主要优点有:(1)简便易行,容易掌握,无须特殊器械;(2)疗效显著,副作用较少。由于点涂所腐蚀的组织比较浅薄,一般无不良反应。点涂后病损可自行脱落痊愈。
应掌握适应症,由于黑色素瘤多数起源于交界痣,黑色素瘤的恶性变程度又极高,所以在治疗前首先明确是否为色素痣,属于哪种色素痣。许多文献将色素痣分为交界痣、皮内痣和混合痣三种。一般说来,在演掌跖及外生殖器处发生的表面光滑无毛的色素痣多属交界痣,交界痣应慎用或不用本疗法。在面颈及躯干发生的光滑、隆起或呈疣赘状有毛的色素痣多属皮内痣。为成年人最常见的一种色素痣,可用本疗法治疗。出现恶变前驱症状的色素痣、恶性黑色素瘤以及瘢痕体质患者为本疗法的禁忌症。
注意事项
治疗要彻底,最好一次成功,避免多次刺激,增加恶变机会。涂药范围应等于或略大于病损,以遮盖为宜。点涂药膏次数依性别、年龄、部位的不同而异,但一次治疗中一般不能少于3~4次。过少易残留病变组织,过多易损伤正常组织。一般说,病损与周围正常皮肤之间出现一明显的分界线为停止治疗的主要标志。本组出现的残留痣组织的病例多为最初接受治疗的患者。这与最初使用本疗法时,涂药次不够或涂药范围不足有关。有的色素痣不高出于皮肤,经治疗脱落后可留一凹陷,日久可自行修复。为防止继发感染,对损伤较大或不够清洁的病变部位,治疗前可用碘洒、洒精消毒,治疗后可行清洁包扎。在治疗眼周围病变时切勿将药膏误入眼内。
来源:山东中医杂志年第二期
楚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